|
1 |
郭军华,黄烽,张江林,杨春花,施桂英,吴东海,马丽,徐建华,帅宗文,徐胜前;美洛昔康栓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2例[J];中国新药杂志;2003年09期 |
2 |
万杰,张石革;新的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剂-美洛昔康[J];当代医学;1998年04期 |
3 |
夏运岳,潘建新,顾振纶;美洛昔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年02期 |
4 |
李森;脉冲极谱法测定美洛昔康[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1年04期 |
5 |
王利平;RP-HPLC法测定美洛昔康片的含量[J];海峡药学;2001年03期 |
6 |
邱寿良,王雪芬,朱德康,马聪裕;美洛昔康治疗骨伤疾病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5年04期 |
7 |
黄成辉,陶怡;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1年06期 |
8 |
姚兵,张银娣,沈建平,丁红彬;国产美洛昔康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9 |
张力;;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与美洛昔康的药品不良反应比较[J];中国药物警戒;2004年01期 |
10 |
金涌,李俊,张运芳,姚宏伟,胡成穆,李常玉,徐叔云;美洛昔康凝胶的透皮吸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J];安徽医药;2001年01期 |
11 |
费燕,朱华,贾玲昌,冯兆松;美洛昔康片剂与胶囊剂溶出度的比较[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4年02期 |
12 |
戈升荣,王晓珉,祝德秋,曹惠明;HPLC法测定美洛昔康血药浓度及其药动学[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4年04期 |
13 |
孙路虹,丁如宁,冯鲁中;体内和体外实验中美洛昔康对免疫活性的负性调节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14 |
谭力,张杰,杨丽莉,凌树森,熊守军;美洛昔康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及生物等效性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5 |
李向培,厉小梅,汪国生,单曙光,钱龙;美洛昔康与萘丁美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1年03期 |
16 |
徐海燕,钟大放,肇丽梅,张逸凡,张宝军;美洛昔康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药学学报;2001年01期 |
17 |
杨丽英,何仲贵,王丽文,李好枝;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洛昔康注射剂中药物及有关物质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18 |
杨跃辉,邓意辉,菅凌燕;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美洛昔康脂质体滴眼剂含量[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19 |
贺立中;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2年01期 |
20 |
李森;液相色谱法测定美洛昔康及其药代动力学[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