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坝水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
内河航运是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内河航运潜力巨大,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振兴内河航运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迫切需要。
丁坝是航道整治中常见的工程措施之一,但若设计失当,可能带来许多严重后果,对丁坝所形成的许多水流条件变化开展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在水运科研和航道整治设计中,大多依赖物理模型实验。尽管物理模型实验给人较为直观的印象,但投资较大、周期较长,由于受模型比尺的限制,流速测量十分困难,尤其是水下流态难以得到准确描述。此外,目前航道整治设计中水面线的计算一般都采用传统水力学的断面平均水力要素计算方法,精度较粗,大大滞后于当今计算流体力学研究水平。因此,借助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航道水力学研究更上一个新台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本论文工作是结合交通部“十·五”西部交通科技重大研究课题研究内容而开展的。
本论文研究工作包括丁坝水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和数学模拟两个方面。在实验中采用先进的激光多普勒流速仪测量流速。研究对象包括淹没和非淹没两种情况。实验研究包括单丁坝及双丁坝条件下丁坝影响区内流场及水面变化规律;数学模拟方面包括二维和三维自由水面追踪及流场数学模型开发、验证和应用。
通过上述研究,作者采用二维和三维数学模型对水槽试验和天然河道中丁坝附近流场和水面形态进行了精细地描述和模拟,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论文分析了丁坝长度与布置对水面线的影响,根据流场、紊动场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研
ABSTRACT
究丁坝造成的水流局部能量损失,并对水面变化和丁坝奎水高度进行了分析。本文
的创新工作主要是:(l)首次将三维水气两相流紊流数学模型应用于丁坝水动力学特
性研究,使丁坝附近流场和紊动场的精细描述成为可能,为航道整治中水面线确定
提供了一个更为准确的方法;(2)基于水槽实验和三维水气两相流紊流数学模型数值
模拟结果,建立了新的丁坝前奎水高度计算公式;(3)基于上述奎水高度计算公式和
本文二维水面计算数学模型,首次提出了丁坝上下游二维水面分段计算方法。
|
|
|
|
1 |
谷欣,于奎,高汝江;非棱柱体渠道水面线的数值计算方法[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年01期 |
2 |
吴子荣;;编程计算侧槽式溢洪道水面线[J];江西水利科技;1986年02期 |
3 |
唐志强;靖州县城洪水水面线分析[J];湖南水利水电;1999年06期 |
4 |
吕海臣,王士武,高永胜;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在城区河道水面线计算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3年01期 |
5 |
杨永茂,杨柱柱;水面线推算 掺气水深及边墙高度计算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内蒙古水利;2004年02期 |
6 |
王云仓,顾辉;大流量低水头渡槽的水力计算和加大流量时的水面线推算[J];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4期 |
7 |
宿继成;曲少萍;胡湘;张振泉;;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方法的改进[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6年03期 |
8 |
韩丽卿;;秦山水库溢洪道弯道段改造优化设计[J];山西水利科技;2010年02期 |
9 |
李桂芬,刘清朝;收缩式消能工水面线的数值计算[J];水力发电;1988年06期 |
10 |
刘常铁,朱义富,王连成;关于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的一点讨论[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7年02期 |
11 |
陈晖,黄燕,沈燕舟;葛洲坝及三峡工程对上游槽蓄曲线影响探讨[J];人民长江;2003年12期 |
12 |
邱兰;齐鄂荣;;二维矩形突起物绕流流动特性的实验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6期 |
13 |
于宁;马秀凤;尹志勤;;侧槽式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年05期 |
14 |
杜小勤;;洛江区河市东溪河道整治方案设计[J];水利科技;2010年02期 |
15 |
陆汉柱;钟勇明;;广州市北部水系建设沙河涌联合补水水工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1年01期 |
16 |
郭嫒文;;侧槽变量流水面线的图解计算法[J];浙江水利科技;1984年01期 |
17 |
吕森全;;水库回水计算若干问题的探讨[J];广西水利水电;1991年04期 |
18 |
裘峰,杨明,万宏;南明河贵阳市城区河段设计洪水水面线的确定[J];贵州水力发电;1998年02期 |
19 |
何以昭,韩天槐,潘剑中;西江干流高要洪峰水位预报方案修正的探讨[J];人民珠江;1998年05期 |
20 |
姬忠光,姜家祥,周晓东;关于等流量与变流量推求设计水面线问题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