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拉萨市区地表水环境容量计算与分析

袁利敏  
【摘要】:水环境容量是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水环境容量是基于对流域水文特征、排污方式、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进行充分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管理需求确定的管理控制目标。水环境容量既反映流域的自然属性(水文特征),同时反映人类对环境的需求(水质目标),水环境容量将随着水资源情况的变化和人们环境需求的提高而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以拉萨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成果为基础,对排入水环境功能区的各类污染源进行调查;确定各水环境功能区的污染物排放量;以功能区划分单元为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基本单元;在对多个水质模型进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水质模型,确定相应的参数;进行水环境容量计算,并且对容量计算结果进行反馈、调整、校核,得出各控制单元的环境容量;结合流量和污染物削减总量综合比较,给出生态总需水量。按照“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对污染负荷进行了分配。 计算结果表明拉萨市地表水环境存在一定的环境容量,随着拉萨城市排水管网的逐步完善和污水处理厂的建立,拉萨的水环境容量有增加的趋势。 本文针对拉萨市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成果,对地表水环境容量的计 WP=4 算结果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切实有效地保护拉萨市区地表水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一剑;曾思育;张天柱;;HSY算法在环状河网动态环境容量估算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2 杨立中;熊风;罗洁;;涪江绵阳段河流水环境容量测算[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王学华,李文涛,张国飞;武南河水环境总量控制研究[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4 卢杰,丁金城,施汉昌,王方顺;淄河上游河段水质现状与水环境容量[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孙齐呜;;受潮汐影响闸坝控制小型河流环境容量数学模型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1985年04期
6 万军明;李适宇;;感潮河段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方案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4期
7 查宇;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在河流中的迁移模型的解析解[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向军;;柳州市柳江纳污能力计算[J];人民珠江;2006年04期
9 杨文龙,杨常亮;滇池水环境容量模型研究及容量计算结果[J];云南环境科学;2002年03期
10 王继徽,蒋忠锦,张玉清;湖泊岸流污染带水质模型[J];科学通报;1992年13期
11 蒋忠锦,王继徽;天然河流一维水质模型的研究与改进[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12 王薇,曾光明,秦肖生;GSA法在水质模型参数估值中的应用[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9期
13 王孝维;;虎峪河水质模型的可行性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8期
14 高宗强;;BOD-DO水质模型多参数反演的遗传算法[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5 闫欣荣;史忠科;;西安护城河水质模型与控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08期
16 贾艳辉;;基于遗传算法的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J];海河水利;2008年01期
17 朱春霞;黄川友;殷彤;张文驹;;河网水质模型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9年02期
18 黄儒钦;林联泉;;氧化塘水质预测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1990年03期
19 陈毓龄,欧阳禧玲;混合单元系统水质模型及其在闽江流域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5年05期
20 武胜忠,苑莲菊,吕义清;汾河太原城区段水质模型建立与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君梅;戚华珍;胡央群;;慈溪市地表水环境承载力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刘洪滨;齐俊婷;;主体功能区划分理论的初步研究[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黄真理;李锦秀;李崇明;;三峡水库建库前后的管理水环境容量[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叶继;;科学测算环境容量 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5 徐毅;于雷;吴舜泽;王金南;张治忠;逯元堂;;我国城市环境承载力现状评估及提升对策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6 高润宏;周梅;刘殿国;张慧东;;旅游生态学定义及定位的探讨[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海毅;汤洁;斯蔼;;TSP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8 张军;王华;;小清河引黄补水冲污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A];山东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上册)[C];1998年
9 郑双林;;环境容量计算在热电规划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10 李明明;;山西省山阴县大气环境容量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路;基于水质模型的区域污染控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2 张燕;海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张静;深圳湾水环境综合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李鸣;鄱阳湖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及环境容量估算[D];南昌大学;2010年
5 王小云;流域环境泥沙氮、磷平衡吸附与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D];浙江大学;2012年
6 黄莉;基于GIS的景观湖体水质管理系统(SLMGIS)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丁东生;渤海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及陆源排污管理区分配容量计算[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娄保锋;有机污染物在沉积物上的竞争吸附效应及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04年
9 彭森;基于WASP模型的不确定性水质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虞兰兰;基于三维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式的莱州湾氮、磷营养盐环境容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利敏;拉萨市区地表水环境容量计算与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杨常亮;阳宗海总磷输入与水质响应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3 陈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的水质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杨丽;河网与湖泊耦联的水力水质数值模拟的研究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3年
5 任双立;咸阳湖水环境仿真与控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6 刘洋;滨江丘陵地区水环境改善方案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朱羿;电厂温排放的水环境数学模拟及热环境容量计算[D];河海大学;2005年
8 申霞;基于POM的近海三维水质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9 吴昊;釜溪河自贡市城区段水环境容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孙述海;旅游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期执笔 沈强;“功能区”试破“小农区”[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2 张乃剑;以加强利益调控应对挑战[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记者 庄君;调研三江源地区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区域政策问题[N];果洛报;2007年
4 汪纪戎;按照功能区划分 加强鄱阳湖保护[N];光华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童海华;发展权转移或可一试[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扬帆;我市酝酿城市功能区划分[N];无锡日报;2007年
7 覃朝晖刘志颐 李琴 和贵红 苗竹佳 全兴林;民族地区发展如何“巧借”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之“东风”?[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高国力;关于我国主体功能区划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9 刘后昌;湖南地图将标绘四类主体功能区[N];中国测绘报;2008年
10 王莹;锡市畜牧业功能区划和“两区一带”产业布局政策出台[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