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区地表水环境容量计算与分析
【摘要】:水环境容量是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水环境容量是基于对流域水文特征、排污方式、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进行充分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管理需求确定的管理控制目标。水环境容量既反映流域的自然属性(水文特征),同时反映人类对环境的需求(水质目标),水环境容量将随着水资源情况的变化和人们环境需求的提高而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以拉萨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成果为基础,对排入水环境功能区的各类污染源进行调查;确定各水环境功能区的污染物排放量;以功能区划分单元为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基本单元;在对多个水质模型进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水质模型,确定相应的参数;进行水环境容量计算,并且对容量计算结果进行反馈、调整、校核,得出各控制单元的环境容量;结合流量和污染物削减总量综合比较,给出生态总需水量。按照“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对污染负荷进行了分配。
计算结果表明拉萨市地表水环境存在一定的环境容量,随着拉萨城市排水管网的逐步完善和污水处理厂的建立,拉萨的水环境容量有增加的趋势。
本文针对拉萨市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成果,对地表水环境容量的计
WP=4
算结果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切实有效地保护拉萨市区地表水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
1 |
徐一剑;曾思育;张天柱;;HSY算法在环状河网动态环境容量估算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
2 |
杨立中;熊风;罗洁;;涪江绵阳段河流水环境容量测算[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
3 |
王学华,李文涛,张国飞;武南河水环境总量控制研究[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
4 |
卢杰,丁金城,施汉昌,王方顺;淄河上游河段水质现状与水环境容量[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5 |
孙齐呜;;受潮汐影响闸坝控制小型河流环境容量数学模型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1985年04期 |
6 |
万军明;李适宇;;感潮河段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方案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4期 |
7 |
查宇;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在河流中的迁移模型的解析解[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8 |
向军;;柳州市柳江纳污能力计算[J];人民珠江;2006年04期 |
9 |
杨文龙,杨常亮;滇池水环境容量模型研究及容量计算结果[J];云南环境科学;2002年03期 |
10 |
王继徽,蒋忠锦,张玉清;湖泊岸流污染带水质模型[J];科学通报;1992年13期 |
11 |
蒋忠锦,王继徽;天然河流一维水质模型的研究与改进[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
12 |
王薇,曾光明,秦肖生;GSA法在水质模型参数估值中的应用[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9期 |
13 |
王孝维;;虎峪河水质模型的可行性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8期 |
14 |
高宗强;;BOD-DO水质模型多参数反演的遗传算法[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15 |
闫欣荣;史忠科;;西安护城河水质模型与控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08期 |
16 |
贾艳辉;;基于遗传算法的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J];海河水利;2008年01期 |
17 |
朱春霞;黄川友;殷彤;张文驹;;河网水质模型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9年02期 |
18 |
黄儒钦;林联泉;;氧化塘水质预测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1990年03期 |
19 |
陈毓龄,欧阳禧玲;混合单元系统水质模型及其在闽江流域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5年05期 |
20 |
武胜忠,苑莲菊,吕义清;汾河太原城区段水质模型建立与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