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八珍汤对小鼠造血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

淳泽  
【摘要】:本论文依照中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理论思维,运用现代生物检测技术,从宏观整体到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八珍汤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八珍汤源自《正体类要》,作为中医古方气血双补的经典方,由当归、川芎、白芍药、甘草、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组成。其药理作用近年已多有报导。临床实验表明:八珍汤不仅能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而且能改善严重的骨髓抑制。然而至今都未见有对其拮抗骨髓抑制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的机理研究报道,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八珍汤影响造血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医气血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现代科学的实验依据,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加详细和深入的理论依据,进一步推动中医气血理论的发展。我们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较全面系统的阐明了八珍汤的补血作用。 本实验利用注射环磷酰胺(CY)等方法使小鼠造血功能受到抑制,造成血虚模型,观察八珍汤对正常小鼠和血虚模型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1、研究八珍汤对血虚模型小鼠和正常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调节作用。实验发现:模型组比空白组的白细胞计数下降了30.7%,血小板计数下降了20.5%;而八珍汤+模型组则只分别下降了7.9%和3.4%,说明八珍汤能对抗CY所致的小鼠外周血象的降低,使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2、研究八珍汤对血虚模型小鼠和正常小鼠骨髓细胞增殖的影响调节作用。实验发现: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第4天模型组小鼠的骨髓细胞增殖能力较正常组下降60.2%,而八珍汤+模型组小鼠的骨髓细胞增殖能力只比正常组下降41.7%。其后,模型组小鼠的骨髓细胞增殖能力缓慢回升,但仍明显低于八珍汤+模型组小鼠。表明八珍汤能显著提高小鼠骨髓细胞增殖能力。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采用脾结节计数法,研究八珍汤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干细胞生成的影响。 实验发现:八珍汤组小鼠生成的脾结节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表明八珍汤能 促进小鼠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增殖。 4、研究八珍汤对血虚模型小鼠和正常小鼠的CFU一GM集落数的影响调节作 用。实验发现:八珍汤对血虚模型小鼠和正常小鼠的CFU一GM的增殖能力都有 明显促进作用(P0 .01),表明八珍汤对骨髓有核细胞(即造血祖细胞)有整体 影响,且在造血祖细胞分化后,八珍汤对分化后的祖细胞也有明显的促进增殖 作用。 5、研究经八珍汤体内诱导制备的脾细胞条件培养液(SCM)、肺条件培养液 (LCM)、腹腔巨噬细胞培养液(PM中CM)、肌条件培养液(SMCM)对血虚模型小 鼠和正常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增殖的影响调节作用。实验发现:经八珍汤体内 诱导制备的SCM,对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模型组相比, 在稀释度为1:4、1:8、1:32时对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作用均有极显著差异 (p0.01);经八珍汤体内诱导制备的LCM,,在各稀释度时对小鼠骨髓有核细胞 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八珍汤体内诱导制备的PM中CM,对血虚小鼠骨髓有 核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各稀释度下都有显著性差异,且对骨髓细 胞的增殖作用随稀释度的增大而增大:经八珍汤体内诱导制备的SMCM在稀释度 为1:4和卜32时对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6、研究八珍汤对小鼠细胞分泌1L一1、IL一2、几一3的影响。以分别对IL 一1、工L一2、工L一3敏感的细胞作为靶细胞,以MTT法测定药物的影响。实验发 现: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八珍汤药液后,腹腔巨噬细胞产生1L一1的能力 有一定的提高,其中稀释度为1:4和1:8时的八珍汤十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 有极显著差异;脾淋巴细胞产生IL一2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在稀释度为l:8 时工L一2样品有最好的刺激靶细胞增殖的能力;脾淋巴细胞产生IL一3的能力 有明显的提高,八珍汤十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在稀释度为1:4和1:8时有极 显著性差异,稀释度为1:32时有显著性差异;八珍汤+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 在各稀释度时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7、研究八珍汤对脾条件培养液和腹腔巨噬细胞培养液中红细胞生成素生成 的影响。实验发现:小鼠脾条件培养液中稀释度为1:4时八珍汤+空白组与空 白组相比,八珍汤十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其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均有极显著性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差异。腹腔巨噬细胞培养液中八珍汤+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在稀释度为1:8时 有显著性差异。 8、探讨八珍汤对血虚模型小鼠的骨髓基质细胞分泌TNF的影响调节作用, 实验发现:八珍汤能抑制血虚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分泌TNF,且在稀释度为1:4 和l:32时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 9、探讨八珍汤对6OCoY射线照射小鼠骨髓细胞及脾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 发现:八珍汤对60CoY射线照射小鼠骨髓细胞及脾细胞凋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与模型组相t匕/又珍汤+模型组的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凋亡数在6h处有显著性 差异。 10、分别提取给药组和空白组小鼠的总RNA,通过RT一PCR方法半定量检 测八珍汤对IL一mRNA、IL一ZmRNA、IL一3mRNA生成的影响。实验发现:八珍 汤能够极为显著地提高1L一1、IL一2、IL一3的转录水平(P0 .01)。表明八 珍汤能够促进小鼠细胞产生工L一lmRNA、IL一mRNA、工L一3诚NA。 11、通过病理切片,镜下观察骨髓细胞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江南,罗霞,陈东辉,胡月,杨志荣;八珍汤对小鼠造血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淳泽,罗霞,陈东辉,余梦瑶,程耀锋,杨志荣;八珍汤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调控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4年05期
3 付素珍;姬明丽;;胎粪吸入性肺炎幼兔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β的表达[J];广东医学;2011年05期
4 李佳芮;张思琴;农晓琳;;青蒿琥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IL-1β表达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05期
5 吴剑;鲍同柱;肖长义;舒迅;赵龙桃;鄢飞;严雪港;;栀子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IL-1 β表达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王瑞辉;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IL-1和IL-6活性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林晓生;王海燕;王健;刘汉娇;黄又新;;活血通络凝胶对兔膝骨性关节炎IL-1β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年07期
8 王仪雲;;八珍汤与自拟补血膏序贯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药学机制研究[J];健康之路;2017年07期
9 王泽君;;风味八珍汤面独具特色[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04年09期
10 梁田;;风味八珍汤馆[J];大众商务;2004年09期
11 士元;太原冬季名吃——“头脑”[J];中国保健营养;1999年02期
12 洪昭光;最好的医生是自己——送你“养心八珍汤”[J];中华养生保健;2002年12期
13 张浩;申玉清;;鸡血藤醇提物对血虚模型小鼠的补血作用[J];中国药房;2014年03期
14 周娟;;京剧《八珍汤》的剧目类型解读[J];大众文艺;2014年06期
15 曾艳;;论“养心八珍汤”在保持心理健康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年07期
16 李应池;王晓霞;邱桐;张晓刚;刘保健;;川芎嗪对鼠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病理学和IL-1β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年07期
17 赵会玲;;八珍汤加味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7年08期
18 阳碧发 ,熊永祥;八珍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40例[J];陕西中医;2003年04期
19 洪昭光;养心八珍汤[J];山东劳动保障;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育民;陈晓洁;刘晓霞;陈雪皎;王雪玲;;八珍汤对化疗小鼠T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邓家刚;梁宁;林启云;;鸡血藤总黄酮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沈烈行;冯晓;高秀芝;刘太国;;八珍汤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近况及展望[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刘丽;叶艳;韩延华;;中药汤剂对大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模型血清中IL-1和IL-6含量的影响[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陈宁;沈锋;;不同类型液体输注对ARDS家兔凝血/纤溶的影响[A];贵州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贵州省重症医学论坛——主题:规范、协作、共荣论文汇编[C];2015年
6 姚玲;刘博;沈锋;;20%人血白蛋白输注对ARDS家兔凝血及肺纤维组织的作用[A];2017年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研修班贵州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年会——中西互补、启迪后学、开拓创新论文汇编[C];2017年
7 张淑萍;梁燕;邓常青;;补阳还五汤及有效部位对脑缺血再灌注后IL-1β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锐;陈艳梅;;冥想、瑜伽对女性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血清MDA、ICAM-1、IL-1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运动戒毒与康复训练)[C];2022年
9 肖梅红;艾宗耀;;脑卒中后疲劳与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的相关性研究[A];2018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10 陈晶晶;王东;彭诚;;IL-1基因多态性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1 甘淳;罗院梅;;参苓白术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及对IL-1和IL-10的影响[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12 麻文慧;;运动性疲劳与炎症因子IL-6、IL-1β的关系研究[A];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13 梁磊;林静;酉鹏华;杨征;陈海潮;王毅;;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天冬半胱酶-1、IL-1β及IL-18水平变化研究分析[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年
14 李文渊;叶超;林镯;洪巧;王柯尹;卢明芹;陈永平;;内毒素耐受大鼠肝组织IL-1受体相关激酶4和M表达变化及其意义[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5 张丽君;;IL-1β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6 吴开松;周新;郑芳;林宇辉;刘松梅;徐献群;;IL-1β-31T等位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烟酒效应[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17 周正新;;生脉片对IL-1介导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A];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8 郝李娟;习南;李瑞娟;康佳;韩志帅;史万玉;;黄芪多糖对正常及血虚模型鸡IL-1、IL-2和IL-3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9 廖俊琳;王声;刘日光;;双醋瑞因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的研究[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0 艾厚喜;汪莹;张丽;王文;;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IL-1β的影响[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淳泽;八珍汤对小鼠造血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李中正;电针对MPTP亚急性帕金森病模型小鼠步态运动行为的影响及其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谢莉;护阳养坤方联合ESCs移植调节TAK1-TGF-β通路治疗POI的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袁芬;黄连人参对药通过调节胰岛细胞转录因子改善糖代谢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5 张清仲;补肾解毒方治疗猴艾滋病模型疗效及对胃肠道粘膜天然免疫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王长江;培元固本健脑法对元气亏虚大鼠肾、脑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石咏梅;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脑泰方对局灶性脑缺血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7年
8 魏大能;针灸对UC模型小鼠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及其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9 景伟超;抗支糖浆对CVA豚鼠模型Th17/Treg失衡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卢战军;IL-35在DSS诱导IBD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和分子机制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11 张红;珠子参促进造血活性及其多糖分析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12 吴开松;IL-1基因多态性、吸烟、饮酒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3 陈刚;IL-1β对外周神经系统华勒变性中施旺细胞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14 乌日图那顺;蒙药“伊赫汤”对酒精性脂肪肝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15 车成业;IL-1β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和调控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16 范卫华;IL-1和IL-6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17 李睿;布洛芬减弱IL-1β引起的兔软骨细胞肌动蛋白重组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20年
18 李承朴;八珍汤加蜈蚣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19 尹相丛;瘦素基因敲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造血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20 王胜楠;杜仲苷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分解代谢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京;茵陈蒿汤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IL-1β表达的影响[D];青海大学;2016年
2 王小慧;IL-1β及其Ⅰ型受体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动态表达[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白云潮;八珍汤联合EPO治疗癌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4 徐寰;八珍汤加味治疗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观察[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季文辉;八珍汤对髋关节微创置换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韩念荣;八珍汤对腰椎微创内固定术后疼痛改善的随机对照试验[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7 张家伟;复方八珍汤治疗牙周炎的临床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8年
8 刘渊伟;芪精贞杞八珍汤对中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孟祥慈;“逍生散”对干眼炎症因子IL-1调控的实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10 曲超;桦褐孔菌多糖对AOM/DSS诱导的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模型小鼠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延边大学;2019年
11 张海虹;基于黄疸和TK-TD模型的栀子肝毒性“量—时—毒”关系及体内毒性物质基础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12 朱洁波;草苁蓉环烯醚萜苷对人肝癌细胞EMT模型的逆转作用[D];延边大学;2019年
13 耿昊;基于p62-Keap1-NRF2通路的通腑养髓方对Wilson病模型TX小鼠神经元Ferroptosis的调控机制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14 麦炜健;黄连素通过活性氧/TXNIP轴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炎性小体的激活及后续的细胞焦亡作用[D];广东药科大学;2019年
15 敖毕德斯;新红花-8对HSP模型动物免疫作用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年
16 萨初仁贵;蒙药吉如格-6栓剂的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年
17 秦莉霞;参芪益智颗粒通过MAPK/ERK通路调控miRNA15a/107抗AD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年
18 马丙钧;灵芝酸A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19 王丹丹;P2X7嘌呤受体在肥大细胞依赖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0 骆雍阳;电针对SAMP8小鼠Reelin信号影响的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江桥;养心八珍汤[N];中国教育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