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心变压器的直线感应加速器初级储能系统研究
【摘要】:在直线感应加速器中,脉冲功率系统的作用是向加速器提供与被加速电子束同步的加速脉冲。作为脉冲功率系统的一部分,初级储能系统首先将电能存储起来,通过一定放电回路将所存储的能量压缩并加载到下一级装置上。随着LIA向多脉冲的方向发展,对脉冲功率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要求脉冲功率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小的体积和时间漂移。这对于对整个脉冲功率系统性能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初级储能系统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空心变压器的初级储能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初级储能装置Marx发生器来说,有着体积相对较小,所用开关数量少以及时间漂移小等优点。因此本文主要对基于空心变压器的初级储能系统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空心变压器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在得到了输出脉冲电压的表达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变压器各主要参数对脉冲充电时间和充电时能量传输效率的影响;同时还通过近似求解状态方程的方法对考虑线路电阻时输出脉冲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在非双谐振情况下的能量传输效率的问题。最后确定了所设计空心变压器的参数。
然后,按照所确定的参数,根据螺线管电感计算公式得到了变压器的物理尺寸。再在其物理尺寸的基础上,利用同轴传输线模型对变压器两级之间的绝缘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影响次级匝间绝缘性能的相关因素。同时设计了一种环形电极的场畸变火化隙开关,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在一定工作范围内获得了亚纳秒的抖动。
在实验研究中,按照理论计算所得参数和物理尺寸绕制了变压器,安装了相关的实验装置,使用不同大小的储能电容对所设计的空心变压器进行了实验,最后在储能电容0.2μF,变压器耦合系数约为0.8时,在负载电容上得到了充电时间3.6μs,能量传输效率53%的电压脉冲,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可
|
|
|
|
1 |
李劲;张开志;代志勇;章文卫;王敏洪;赖青贵;禹海军;李洪;马冰;石金水;章林文;邓建军;丁伯南;;神龙一号加速器调试[J];中国物理C;2008年S1期 |
2 |
杨兴林,潘建,王远,蒋薇,赖青贵;4MeV直线感应加速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11期 |
3 |
王华岑,赖青贵,邹勇;直线感应加速器束输运场测控系统[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8年S6期 |
4 |
王华岑,赖青贵,邹勇;直线感应加速器束输运场测控系统[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9年00期 |
5 |
章文卫,王华岑,刘小平;10MeV直线感应加速器计算机监控系统[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4年02期 |
6 |
李献文,王文斗,代志勇,冯莉,王强,李平;直线感应加速器束包络数值计算模型[J];计算物理;2004年05期 |
7 |
章冠人;直线感应加速器加速间隙对发射度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2年01期 |
8 |
张篁;陈德彪;江孝国;夏连胜;刘星光;谌怡;章林文;;直线感应加速器用光阴极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3期 |
9 |
徐铁铮;谢宇彤;高峰;戴文华;谷战军;王利鸣;王华岑;李劲;;“神龙一号”新型束位置探测器研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年09期 |
10 |
戴光森,刘承俊,丁伯南,程念安;10MeVLIA加速电压、电子束流测试[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6年02期 |
11 |
王华岑,文龙,章文卫,小玲,邓建军,丁伯南,陶祖聪;直线感应加速器加速腔物理设计与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6年03期 |
12 |
李献文;王文斗;代志勇;冯莉;王强;;强流长距离加速过程中的束包络数值计算[J];爆轰波与冲击波;2003年01期 |
13 |
石金水,刘承俊,丁伯南,邓建军,马跃,戴光森,杨琼松,张寿云,陶祖聪;10MeVLIA强流电子束的输运[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5年04期 |
14 |
;电子器件基础[J];电子科技文摘;2002年06期 |
15 |
丁伯南,张开志,文龙,王勐,代志勇,章文卫,李洪,王文斗,李劲,杨安民,谢宇彤,陈思富,王华岑,戴光森,石金水,章林文,邓建军;“神龙一号”注入器研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03期 |
16 |
杨安民,伍登学,刘承俊,夏连胜,王文斗,张开志;用于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的大面积储备式阴极[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07期 |
17 |
李洪;刘云龙;谷占军;戴文华;叶毅;章文卫;张开志;;双轴准直测量调节系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3期 |
18 |
杨长鸿;蒙林;张开志;章文卫;刘大刚;;直线感应加速器中聚束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6期 |
19 |
王华岑;赖青贵;邹勇;刘小平;王敏鸿;王小玲;章林文;;2MeV直线感应加速器注入器测控系统[J];爆轰波与冲击波;2000年01期 |
20 |
王远;江孝国;杨国君;赖青贵;李成刚;张开志;;基于束参数测量系统的嵌入式远程控制方法[J];爆轰波与冲击波;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