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转移自由基交联共聚合成水凝胶及其反应动力学研究
【摘要】:水凝胶(hydrogel)是一种能在极性介质中溶胀但不溶解的亲水性聚合物。由于水凝胶已成功地应用于医药和制药领域,有关水凝胶的合成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在众多的水凝胶合成方法中,乙烯基单体的自由基交联共聚合反应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合成路线,因为该方法对单体的适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而且可以用水作为反应介质。尽管自由基共聚合反应相对其它方法而言具有许多优点,但它不能控制交联聚合物的结构,在聚合反应过程中有微凝胶的生成,导致目的产物水凝胶具有非均相结构。由于大多数应用水凝胶的领域都要求水凝胶具有均相的网状结构,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在研究开发活性或可控(living或controlled)自由基交联聚合反应。本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首次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简称ATRP)方法进行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DMAEMA)和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AM)的自由基交联共聚合,合成出具有均相网状结构的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水凝胶,并对原子转移自由基交联共聚合反应的机理以及动力模型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是:
用溴化亚铜作催化剂,α—溴代异丁酸乙酯(EBIB)作引发剂,1,1,4,7,10,10—六甲基三乙基四胺(HMTETA)作配位体,四氢呋喃(THF)作溶剂,控制反应温度为60℃,研究DMAEMA和EGD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交联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当EGDMA的初始摩尔分率分别为0.01、0.02、0.05、0.1、0.2和0.5时,DMAEMA和EGDMA原子转移自由基交联共聚合反应的混合单体转化率随
|
|
|
|
1 |
徐大鹏;卢荣;李闻欣;;菜籽油、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反应的研究[J];皮革化工;2006年01期 |
2 |
刘海燕;苏连江;李卫宏;赵秀丽;陈成;张浩;李睿;丁伟;;离子液体中AM/ST二元共聚物的合成[J];分子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
3 |
张立新;马超;;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自由基共聚合微型化研究[J];高分子通报;2010年09期 |
4 |
曹丽娜;田志颖;罗青枝;王德松;魏小静;;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酸或丙烯酸羟乙酯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0年05期 |
5 |
胡春圃,应圣康;共聚合原理——第1章 共聚合反应的理论基础(一)[J];合成橡胶工业;1981年02期 |
6 |
颜德岳;胡孝东;;由链增长反应方程导出共聚物的积分组成公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8年05期 |
7 |
贾欣如,李明谦,郭大捷,蒋硕健;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及其聚合物的性能[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8 |
王海华;张启兴;林尚安;;负载型高效钛系催化剂进行乙烯、α-烯烃聚合与共聚合反应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
9 |
吴致宁,赵德丰,杨锦宗;一类崭新的聚合型色素的合成与应用[J];化工进展;1993年02期 |
10 |
胡友良,陈商涛;烯烃的共聚合反应及聚烯烃改性:Ⅰ.烯烃与极性单体的共聚合[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4年01期 |
11 |
于涛;王笃金;王佛松;;脂肪族聚碳酸酯共聚物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7年05期 |
12 |
肖凌寒;曹春雷;谭志勇;陈敏;张会轩;;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热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1期 |
13 |
李佐邦,朱普坤;微机动态搜索法测算共聚合反应的竞聚率[J];天津化工;1989年03期 |
14 |
同舟;;水泥分散剂[J];砖瓦世界;1989年23期 |
15 |
闫卫东,陈慧娟,韩颖,姜涛,孙学忠;C_9-MA水溶性石油树脂合成及其水溶性质研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16 |
刘佳林,丁文学,张文传,彭宇行;1,3-戊二烯/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合反应[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9年03期 |
17 |
李国斌;;γ-(β-氨乙基)丙基甲基二烷氧基硅烷与D_4乳液共聚[J];宁波化工;2000年01期 |
18 |
武冠英;共聚合原理——导言[J];合成橡胶工业;1981年01期 |
19 |
胡西芳;李志敬;;丙烯腈与二丙酮丙烯酰胺的水相共聚合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1983年03期 |
20 |
叶大铿,李贵华,刘德海,刘道玉;茂钛对乙烯基单体催化聚合(Ⅳ)——二氯二茂钛催化丙烯腈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反应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