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冠醚Schiff碱及冠醚异羟肟酸仿加氧酶和仿水解酶研究

李建章  
【摘要】: 模拟酶研究,不仅可以探明天然酶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揭示酶催化反应机理,而且可以开发出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绿色催化剂。 首次以第一代人工基体冠醚作为取代基(而不是作为配位基),并依据其环外亚乙基的疏水性、环内氧杂原子的亲水性和有序排列所赋予的对碱(土)金属的配位能力,从而能有效调控人工酶活性中心周围微环境,本文设计合成了氮杂冠醚取代的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加氧酶和水解酶人工模型,研究了配合物氧合反应热力学和水解反应动力学。深入系统地考查了冠醚取代基及其数目、键连部位和配合的碱(土)金属离子对仿生催化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其中的某些规律性,获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创新结果,为仿酶新模型的设计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1.从苯并-10-氮杂-15-冠-5、氮杂-15-冠-5 或吗啉出发,并通过改良的Mannich反应,设计合成了对称、非对称双Schiff 碱和单Schiff 碱三大系列共34 个新型配体及其相应的68 个Co(II)、Mn(III)过渡金属配合物,并以MS、IR、1H NMR 和元素分析予以表征。 2.模拟生物氧载体,系统地研究了溶液中氮杂冠醚取代的Schiff 碱Co(II)配合物的氧合反应,测定其氧合平衡常数Ko2,计算出热力学参数?Ho、?So,并与含吗啉基类似物作比较的结果表明:1) 冠醚取代的配合物载氧能力均大大优于相应的吗啉基取代的类似物, 从而证实了预期的大环效应。其中尤以氮杂冠醚对称取代的双Schiff 碱配合物最佳,单Schiff 碱配合物最次。2)冠醚环在水杨基芳环上的键连部位对载氧性能影响明显,通常是3-位取代的优于5-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纲春;曲建强;王流芳;陈耐生;陈晓光;李燕;谢晶曦;;吲哚基丁烯酮缩氨基硫脲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年01期
2 王卓渊;;对-亚苯基双苯并咪唑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荧光性质研究[J];四川化工;2009年02期
3 夏旭兵;段春迎;朱龙根;游效曾;;含氮和硫配位原子的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J];有机化学;1992年04期
4 俞志刚;马冀;崔德生;张丽娜;;PMNAP缩2-氨基苯并噻唑席夫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J];化学试剂;2009年04期
5 傅杨;刘炎;钟成;李桦;陈兴国;秦金贵;;基于2-(4-苯基-1,2,3-三唑)亚甲基吡啶(PTMP)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无机化学学报;2010年07期
6 柯小翠;彭丽红;汪敦佳;;芳香β-二酮及其金属配合物Ni(II)、Cu(II)的合成与表征[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8年02期
7 崔慧;代艳竹;陶绪泉;丁晓;赵文文;李斌;;Cu(Ⅱ),Co(Ⅱ),Ni(Ⅱ)与2,2'-二硫代二苯甲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解庆范;李晓玲;;α-氨基吡啶缩水杨醛希夫碱-邻菲罗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年09期
9 孙纲春,曲建强,王流芳,陈耐生,李燕,陈晓光,谢晶曦;4-(3-吲哚基)-3-丁烯-2-酮苯甲酰腙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5年07期
10 钟霞;刘伟生;;双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乙烯聚合性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1 王晓丽;边占喜;;二茂铁基氨基醇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8年01期
12 史卫良,陈德余,吴清洲;水杨醛缩L-天冬氨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无机化学学报;1999年06期
13 吕志凤,李鸿波,战风涛,秦圣英;异羟肟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催化氧化性能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14 徐喜民,盛显良,庄明,边占喜;二茂铁甲酰基苄基肼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5 陈友存,郑彩华,谢复兴,倪诗圣;硫氮西夫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合成化学;2001年01期
16 陈德余,张义建,张平;甲硫氨酸席夫碱铜、锌、钴配合物合成及抗O_2~·-性能[J];应用化学;2000年06期
17 陈德余,张平,史卫良;邻香草醛缩天冬氨酸铜、锌、钴、镍配合物的合成[J];应用化学;1999年02期
18 乔艳红,孙命,王谨玲,缪方明;邻香兰素-L-半胱氨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O_2 ~-活性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9 徐强,李金猛,鹿守亮,卜显和,张若桦;新双亚砜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20 乔艳红,孙命,缪方明;邻香兰素-D,L-苏氨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热稳定性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碧云;赵建社;罗建海;;二氯·{2-乙氧甲酰基-6-[1-[(2,6-二甲基苯)亚胺基]乙基]吡啶}合锌(II)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陈雄;邓昌健;苏利霞;许新华;;2-(3-替加氟)乙氧基-2-硒-1,3,2-二氧磷杂环戊烷的合成[A];有机合成创新—产业化的新动力——中国化学会全国第三届有机合成化学与过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敏;吴广利;吕建军;王志强;万宝杰;;新N-取代-α-氨基膦酸的合成及除草活性[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李海兵;;杯芳烃型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5 张艳侠;郭洪臣;袁胜华;邹龙江;;小晶粒ZSM-5沸石分子筛的合成条件探索[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6 庞宏伟;肖志友;朱必学;;新型Salen大环化合物的合成[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7 李众飞;倪新龙;陶朱;薛赛凤;祝黔江;张云黔;;四环己基取代六元瓜环的合成及晶体结构[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刘娟;王喜存;;双2,6-二取代吡啶基酰基硫脲及酰氨基硫脲的合成[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9 孙京丹;王正顺;曲延萍;鞠衍巍;;国内混合废纸专用脱墨剂合成及应用[A];’2008(第十五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梅建庭;赫荣安;;新型难选氧化铁矿捕收剂的合成方法研究[A];2008年全国金属矿山难选矿及低品位矿选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交流暨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章;冠醚Schiff碱及冠醚异羟肟酸仿加氧酶和仿水解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翁建全;1,3-噻唑烷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和生物活性[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3 李红喜;具有胺基稀土/苯硫酚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反应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宋欣荣;含芳环聚合物分散相微粒材料的合成、表征和电流变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5 乔澍;芳香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刘新华;益母草碱的合成及其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商云帅;以高岭土为原料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及其氮氧吸附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王晖;高压下钨、铼氮化物和复杂氢化物Li_2BeH_4的理论结构设计[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妍;丁烯二酸糠醇酯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李翠清;新型催化材料—磷化钨的合成、表征及加氢精制性能[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丰琴;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汽油抗爆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尹瑜;含二茂铁基新型Schiff碱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马晓丽;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制脲酶活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侯研博;构象固定的多羟基生物碱的合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陆利萍;新型除草剂乙呋草黄的合成和工艺研究开发[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6 梁峰;N,N’-二芳香酰肼类艾滋病毒整合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7 张首国;葛根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初步活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8 赵昆;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性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9 肖锐敏;有机锡热稳定剂的研制与开发[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10 刘丽珍;水溶性酞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峰;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性能及特点[N];中国建材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秀萍 实习生 任雪瑞;双合成:百年老店的逆市扩张之道[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3 刘霞;有机分子合成有了“流水线”[N];科技日报;2010年
4 ;双合成跨越新高度[N];太原日报;2009年
5 刘霞;英用合成细胞组合出电子器件[N];科技日报;2009年
6 姜玉坤 记者 张建军;“合成班子”带出过硬部队[N];解放军报;2000年
7 张伦 提供;合成马来酸桂哌齐特[N];医药经济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扎木苏 通讯员 隋玉海 乌兰;合成麻黄素新工艺在赤峰诞生[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9 记者 马飞;我科学家成功合成甲流新药[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牧夫;天然诚可贵 合成功更高[N];医药经济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