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蜀文学研究
【摘要】:五代十国是晚唐的延续,北宋的肇端,处于唐宋这两个文学高度繁荣时期之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然而,若干战国形态的分裂时期不时与之交替,为时也并不短暂。五代十国,就是在统一遭受破坏之后,陷于全面分裂的一个历史时期。统一或分裂,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文学来说,同样命运攸关。文学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在统一时期与分裂时期就各不相同,至少有着重大差异。五代十国的文学,历来被认为是处于前有唐音、后有宋调的两个巅峰之间的一条峡谷。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宋代文学的复兴,可以说是统一的结果。五代十国文学发展相对停滞落后,则是分裂的结果,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但是在整个相对停滞落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文学也有局部的繁荣。前后蜀时期的文学便是这一时期较为繁荣的文学之一。
从时间上看,前后蜀文学处于五代十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前承唐音,后启宋调,是文化转型时期的文学。从空间上看,前后蜀政权偏安于巴蜀,其文学又不得不带上浓郁的地域色彩。因此,前后蜀文学可以说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的一种文学形态。无论从纵向还是从横向看,都有其独特性。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绪论部分,阐述本课题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简介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本文认为虽然目前学界已对前后蜀文学有了零星的关注,但仅停留在对个别作家和作品的探讨上,将前后蜀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