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湾拱坝坝肩稳定及加固处理措施研究
【摘要】:拱坝,因为它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特别是近年来,混凝土高拱坝迅速发展,已成为大型水库和水电站枢纽的主要坝型之一【1】。然而拱坝对地形地质条件的要求较其它任何坝型都高。坝肩岩体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以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已建拱坝产生损坏或发生其他安全事故的事例有45 起,其中因坝肩失稳产生的事故就有28 起,占总事故数的62%【2】,可见拱坝真正的潜在危险在于两岸坝肩岩体的稳定性。因此坝肩稳定分析和坝肩地基处理是修建拱坝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建的小湾水电站坝址具备修建高拱坝的优越地形条件,但地处西南地区著名的“三江构造带”的南段,地质构造较复杂,坝基及坝肩抗力体内存在部分断层、蚀变岩体和卸荷、风化岩体等地质缺陷,将引起两岸坝肩岩体变形不对称、压缩变形量增大以及坝肩局部岩体承载能力低,直接影响到拱坝与地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整体稳定安全性。显然,在这种复杂地质构造的地基上修建坝高如此之大的巨型水电工程,坝肩岩体稳定是必须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通过科学、准确地对其坝肩岩体稳定性作出评价,了解坝肩坝基的变形及分布特性,分析失稳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从而为坝基肩加固处理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合理的加固处理措施,改善两岸的受力状况和变形分布,提高坝肩稳定安全度,使整个工程安全可靠。
本文结合小湾工程▽1 210m平面,以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为主要研究手段,配合有限元计算,对小湾工程▽1210m平面坝肩稳定性和加固措施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获得以下成果:(1) 原始地基方案:小湾拱坝1210m 平面坝肩稳定超载安全系数分别为Kp=2.2(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Kp=2.6(有限元计算);加固地基方案:超载安全系数Kp=3.9(有限元计算),由此评价了工
|
|
|
|
1 |
刘耀儒;王峻;杨强;杨若琼;周维垣;;小湾拱坝坝体裂缝对拱坝受力和稳定的影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
2 |
邹志晖;陈霞龄;韩伯鲤;;盐锅峡重力坝抗滑稳定模型试验[J];湖北水力发电;1993年01期 |
3 |
崔燕伟;金凌志;曹霞;满媛;;某高校污水调节池浮移事故的处理措施[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18期 |
4 |
王宙,陈兴华;坝肩稳定的三维大块体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与计算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1987年02期 |
5 |
谭一中;大坝地质力学模型问题初探[J];西北水电;1987年04期 |
6 |
A.瓦拉达拉贾恩,郭恺丽;印度地下建筑物的地质力学数值模拟[J];水利水电快报;2001年14期 |
7 |
程睿;;小湾拱坝设诱导缝对坝体应力变形的影响[J];湖北水力发电;2006年01期 |
8 |
;第二届水工混凝土建筑物模型试验及计算分析学术讨论会[J];水力发电;1982年09期 |
9 |
陈国启;;关于地质力学物理模型试验技术—赴意大利、葡萄牙专业考察报告[J];华水科技情报;1985年02期 |
10 |
沈洪俊,戴妙林,杨成祝,陈玉夫;江口双曲拱坝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水电站设计;2004年02期 |
11 |
李鹏,邹丽春,傅少君,陈胜宏;小湾拱坝诱导缝模拟计算[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3期 |
12 |
陈佳欣;;岳阳长江干堤堤基加固处理措施[J];湖南水利水电;2006年05期 |
13 |
蒋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软弱土地基CFG桩加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广东科技;2007年03期 |
14 |
毛春芹;;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与加固处理措施[J];中外建筑;2009年03期 |
15 |
李仕胜;小湾坝体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抗剪强度研究[J];云南水力发电;1997年04期 |
16 |
寇晓东,周维垣,杨若琼;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进行小湾拱坝稳定分析[J];水利学报;2000年09期 |
17 |
赵吉坤;朱小春;石端学;倪志强;;子模型法在小湾拱坝结构诱导缝及检查廊道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8 |
罗晶;郑占强;肖毅;张林;;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不同类型岩体的相似模拟研究[J];水电站设计;2007年04期 |
19 |
邓仕涛;廖明菊;张仲卿;;万家口子双曲拱坝整体稳定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红水河;2010年06期 |
20 |
卯颖;姚激;李泽;;小湾拱坝上游防渗体系设计与施工[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