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岩动态力学性能的分离式霍普金森杆实验研究
【摘要】:根据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于1978年颁布的利用巴西圆盘(Brazilian disc-BD)测试岩石拉伸强度的试验方法,对试样的形状进行了改进。为避免在加载位置附近的高度应力集中,在巴西圆盘试样上加工了两个平行平面作为加载面,试样变为平台巴西圆盘试样(flattened Brazilian disc-FBD)。制备的试样具有不同直径和不同厚度,其中FBD试样的加载平台角均为20°。同时还按照ISRM于1995年颁布的测试岩石断裂韧度的建议方法加工了人字型切槽巴西圆盘试样(cracked chevron notched Brazilian disc-CCNBD),同样为便于加载,在该试样上也加工两个平行平面作为加载面。
更重要的是,本文将上述的两个静态试验方法都推广到动态。本次实验利用直径为100mm的Hopkinson压杆和薄圆形铝片作为波形整形器以不同弹速径向冲击BD试样和FBD试样。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这两种试样在炮弹冲击下的动态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按照完整动态劈裂拉伸实验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了实验的有效性,并对这两种试样在动态冲击下的优劣性进行了对比。然后验证了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并考虑了试样两个平台附近应力的时间不均匀性与空间不均匀性在动态劈裂拉伸实验中的影响,分析了试样的应变率,破坏时间,破坏模式,以及破坏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了大理岩在高应变率下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的一些变化规律及其对应变率的敏感程度,最后讨论了试样几何尺寸及应变率对结果的影响。
此外,利用该装置径向冲击CCNBD试样,对试样的起裂时间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便今后对动态断裂韧度进行进一步的测试。
|
|
|
|
1 |
郑炳旭;;前言[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2 |
钱七虎;;前言[A];第一届华东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0年 |
3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章程[A];岩土工程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4年 |
4 |
崔政权;;前言[A];岩土工程论文集[C];1995年 |
5 |
;编者的话[A];岩石力学测试技术及高边坡稳定性——第二次湖北省暨武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
6 |
徐嘉谟;方祖烈;伍法权;冯夏庭;杨强;邬爱清;何满潮;程良奎;宋胜武;黄润秋;蔡美峰;王明洋;;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研究[A];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
7 |
;序[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8 |
谢和平;鞠杨;;岩石力学中的分形研究[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
9 |
王泳嘉;宋文洲;;关于岩石力学有限元程序发展的若干思考[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
10 |
张元中;李剑浩;昌庆珍;楚泽涵;;利用测井方法解决岩石力学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