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合理配置研究
【摘要】:水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体最为敏感的限制性因子之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已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瓶颈”。现代水资源规划内涵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用多目标优化与模拟耦合技术,系统研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水的关系,并以宁夏为例,探求区域经济与生态用水的合理配置。
区域宏观经济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应用此方法,可以分析水资源供给与需求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直接与间接影响。目前国内在对水资源需求分析中主要是计算各部门的直接水资源消耗系数,然后对其排序并列各部门用水优先权。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并容易被决策者应用,缺点是它不能揭示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不能对各个产业水资源产出的边际效应做出全面综合的结论。而投入产出乘数分析方法正好弥补这一点。水资源行业的公益性特性决定了直接构造价值型水资源投入产出表的失败。通过将传统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水资源利用的实物型投入产出分析相结合,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在这一主导思想下,通过投入产出方法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宁夏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水特性及变化对水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进行分析,找出与宁夏严重缺水不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对策。
虚拟水是凝结在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从水资源利用角度,实物贸易即是虚拟水贸易。干旱缺水地区可以通过虚拟水贸易形式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本文运用了投入产出方法,并以宁夏为例,计算了2002 年宁夏虚拟水输出量和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费利用状况,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分析了宁夏采用虚拟水战略进行更大尺度的水资源配置所面临的问题、困难,突破了干旱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习惯于仅局限于本流域实体水资源的利用
|
|
|
|
1 |
章光新,邓伟,何岩;基于生态用水的地下水系统模拟与优化管理模型[J];地理学报;2002年05期 |
2 |
丰华丽,王超,李剑超;河流生态与环境用水研究进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3 |
王传武;;生态需水研究需要厘清的基本问题[J];人民黄河;2011年08期 |
4 |
李世东,李金华;新疆生态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J];防护林科技;2002年04期 |
5 |
王电龙;胡振华;;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现状及展望[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年01期 |
6 |
魏彦昌;苗鸿;欧阳志云;王效科;;海河流域用水平衡及生态用水保障措施探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
7 |
庞相山;;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打造衡水湖最美湿地[J];今日科苑;2010年06期 |
8 |
宋进喜;王伯铎;;生态、环境需水与用水概念辨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9 |
刘明智;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力克;潘晓玲;;合理利用新疆水资源 促进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发展[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0 |
田葳;关于水问题的新思考[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3年05期 |
11 |
邵宏波,梁宗锁,邵明安;生态环境用水研究的某些进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
12 |
胡顺军,康绍忠,宋郁东;渭干河平原绿洲生态用水量初步估算[J];水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
13 |
胡廷兰;杨志峰;;林地生态用水亏缺的经济损失估算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
14 |
牛志明;生态用水理论及其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现实意义[J];科技导报;2001年07期 |
15 |
王启猛;朱国勋;张捷斌;付意成;;基于管理目标的塔里木河干流下游生态需水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
16 |
苗鸿,魏彦昌,姜立军,欧阳志云,史俊通,王效科,赵景柱;生态用水及其核算方法[J];生态学报;2003年06期 |
17 |
宋炳煜,杨稢;关于生态用水研究的讨论[J];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05期 |
18 |
沈茂成;保障生态用水 保护湿地资源[J];中国林业;2001年13期 |
19 |
;沙漠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1999年02期 |
20 |
左其亭,周可法,杨辽;关于水资源规划中水资源量与生态用水量的探讨[J];干旱区地理;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