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垃圾邮件技术研究及应用
【摘要】:互联网已成为现代最主要的通讯方式或工作方式,电子邮件以其快捷、方便、低成本的特点日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成为了使用最普遍的沟通工具之一。然而,作为其发展的副产品――垃圾邮件,却给互联网用户、网络管理员和网络服务提供商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收件人的时间、带宽和存储资源被无效占用,网络链路因此造成拥塞,还被作为不良信息的载体被到处散发。现在成熟应用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是采用多种方式在邮件传输的各个阶段都进行过滤或者拦截。但通过软件自动过滤与人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不能很好的适应垃圾邮件的多样性,只能过滤掉80%左右的垃圾邮件。
针对邮件传输的不同阶段和方式,本论文提出基于多种过滤技术同时在服务器和客户机进行垃圾邮件的过滤方案,并实现其用法。
实时黑名单技术是互联网上多种黑名单列表技术中最有前途,最容易使用,过滤最多垃圾邮件的方式。安装RBL 以后,能够有效减轻邮件服务器的负载。规则匹配技术主要用于垃圾邮件规则的实现,例如论文设计的系统就设定了上百条的规则,每条规则都规定了一定的权值,如果某个邮件的权值大于了预设值,就可以将其判定为垃圾邮件。
两类贝叶斯分类过滤算法是统计过滤方法的基本方式,经过有效学习后,能够根据每个邮件客户端的情况生成个性化的过滤方案,个性化过滤器的优点在于,它们个个都不一样。如果每个人的过滤器都有不同的概率数字,那会使垃圾邮件发送者的优化系统以惊人缓慢的方式运行。
虽然当前已经存在多种多样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但是还有许多垃圾邮件相关问题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这大大的影响了邮件过滤系统的过滤性
|
|
|
|
1 |
张昕;马力;王娟;;浅析反垃圾邮件技术[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6年05期 |
2 |
李雯;刘培玉;;基于贝叶斯的垃圾邮件过滤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3期 |
3 |
张秋余;李建建;余冬梅;董建设;王静;贺洋伟;;基于图像相似性检测的图像垃圾邮件过滤方法[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4 |
李融,曹小春;浅析反垃圾电子邮件技术[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06期 |
5 |
卓高明;林世平;;邮件过滤中信息增益方法的改进[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S1期 |
6 |
叶振宇,刘晶;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中文邮件过滤探讨[J];计算机时代;2004年11期 |
7 |
林祥,荆涛,李生红;前置式邮件过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02期 |
8 |
熊忠阳;杜圣东;张玉芳;;一种改进的支持向量机邮件分类器[J];计算机科学;2007年09期 |
9 |
陆青梅;尹四清;;基于贝叶斯定理的垃圾邮件分类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2008年02期 |
10 |
尹军,谭晓兰;校园网络中如何防范垃圾邮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1 |
石艳荣;;反垃圾邮件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1期 |
12 |
王继克;;立体防御垃圾邮件的技术实战[J];教育信息化;2006年07期 |
13 |
赵治国;谭敏生;李志敏;;基于改进贝叶斯的垃圾邮件过滤算法综述[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4 |
肖丹燕;;论析垃圾邮件产生机理及防范技术[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15 |
孙英娟;蒲东兵;孙英慧;李春宜;周春光;;邮件过滤Agent的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06期 |
16 |
张启峰;;垃圾邮件的长尾现象分析及应用[J];通信技术;2010年05期 |
17 |
岳丽;冯新桓;唐宁九;;基于可追查性检查思想的垃圾邮件控制[J];电脑应用技术;2009年02期 |
18 |
落红卫,刘建毅,王枞,钟义信;智能邮件过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3年01期 |
19 |
秦姣华,向旭宇;电子邮件过滤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04年02期 |
20 |
万波,卢显良;大型邮件系统邮件队列设计[J];福建电脑;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