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性期体温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1.了解脑卒中急性期体温变化规律。2.了解影响脑卒中急性期发热的因素。3.了解脑卒中急性期体温与死亡及死亡/残疾等预后的关系。
病例与方法:1.前瞻性登记2002年3月1日至2004年3月1日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性入院的脑卒中患者,纳入发病6小时内的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当时测量体温,发病5天内每天至少测量4次体温(用水银温度计测量腋窝温度),记录每次体温并收集其它临床特征;随访患者1、3、6、12月末的预后(死亡及死亡/残疾)。2.发病5天内每12小时作为一个时段,取各个时段内最高体温的中位体温作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体温变化曲线,了解脑卒中急性期体温变化规律。3.体温≥37.3℃定义为发热。5天内只要有一次体温≥37.3℃认为发病5天内存在发热。将感染、卒中类型、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等可能影响体温的因素作为自变量,5天内发热作为应变量做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影响脑卒中急性期发热的因素。4.发病后第1~5天内每天的体温只要有一次≥37.3℃认为当天存在发热。对入院时发热情况和发病后第1~5天内每天的发热情况及其它临床特征(感染,意识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等预后相关因素进
|
|
|
|
1 |
谭燕,刘鸣;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关系及对血压处理的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年04期 |
2 |
朱国琴;;急性脑卒中患者感染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6期 |
3 |
周峥,曾军,肖正华,成秋生;支气管镜在2型糖尿病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14期 |
4 |
崔金虹;;冰毯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卒中疗效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7期 |
5 |
于卫红;脑卒中患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预后关系[J];现代康复;2000年02期 |
6 |
王高生;脑卒中患者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广州医药;1998年04期 |
7 |
侯裕娇;;脑卒中患者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11期 |
8 |
于共荣;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体温变化与预后关系初步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8年03期 |
9 |
刘波;包秀荣;;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与预后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
10 |
李筱芬;房欣;;脑卒中高热患者应用物理降温仪的护理[J];天津护理;2008年06期 |
11 |
顾淑娥;杨平;马大伟;杜彦辉;;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脂水平与预后的关系[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
12 |
陈静;邬玉梅;;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急性肺损伤的各类基础护理工作量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年01期 |
13 |
香寒;;脑卒中的康复治疗[J];药物与人;1997年06期 |
14 |
盖淑香;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J];现代康复;1999年03期 |
15 |
翁桂闽,甘俊丽,卢静霞;护士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现代康复;1999年03期 |
16 |
董文莉,解鸿翔,文静,鲍捷,贾珉;天津市城区脑卒中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年03期 |
17 |
李晓霞;脑卒中患者步态失调的康复训练[J];现代康复;2000年09期 |
18 |
史祥平;脑卒中患者的语言及肢体功能训练[J];现代康复;2001年19期 |
19 |
田凤臣;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5期 |
20 |
张大旭,张娅婕,董春哲,张博,王丹;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顽固性呃逆165例[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