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病机理和初步防治的研究
【摘要】:目的:
(1)建立股骨内侧髁不同软骨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损伤后关节软骨病理学及生物力学的影响及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病机理。
(2)初步探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关节软骨损伤继发的创伤性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材料与方法:
(1)采用自由落体方法,在体内建立由高(6.3J)、低(0.9J)能量撞击造成的兔股骨内侧髁关节软骨不同损伤模型。
(2)选用56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配到高(6.3J)、低(0.9J)能量撞击组,每组28只,一侧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术后随机分为4天、1周、2周、4周、8周、16周、32周七个组,每个时间组4只动物。每时间组观察期满后取材,采用HE染色、TUNEL法、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番红0染色、Ⅱ胶原免疫组化、Ⅱ型胶原mRNA原位杂交染色、探针法测定和压凹法测定等方法分别观察不同能量造成关节软骨损伤后软骨细胞凋亡、基质蛋白多糖含量、基质Ⅱ型胶原含量、软骨Ⅱ型胶原mRNA原位杂交染色阳性细胞率和生物力学的变化。
(3)1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双侧均行高能量(6.3J)撞击股骨内侧髁,左侧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为实验组,右侧关节腔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