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与目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只能来源于蛋氨酸的分解代谢,在体内主要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主要是参与体内一碳单位的代谢。目前公认,体内Hcy浓度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同型半胱氨酸在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所发挥作用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研究表明,Hcy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是其致病机制的始动因素。但Hcy内皮损伤机制的研究没有得出一个系统的有说服力的结论。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理论和技术,对Hcy作用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观察和分析,寻找与Hcy作用相关的蛋白质改变,更全面的了解Hcy所引起的细胞内功能蛋白的变化,为Hcy致血管内皮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数据。
材料与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对Hcy作用后的HUVEC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用凋亡相关基因芯片技术获得Hcy作用后的HUVEC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利用RT-PCR、Western Blot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全面分析Hcy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采用2DE-MS技术路线对Hcy作用下的HUVEC蛋白质表达谱进行研究,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对Hcy作用后发生改变的蛋白质进行功能分析和相互作用分析。
|
|
|
|
1 |
张春玲;贾晶;乔春霞;裴晶晶;谢克勤;赵秀兰;;茶多酚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5期 |
2 |
钟华;胡清华;张会敏;赵丹;孙志萍;李增春;何芳;;同型半胱氨酸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NOS活性[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8期 |
3 |
张玉媛;庄颖;李文学;;金雀异黄酮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2009年05期 |
4 |
贺国洋;李新强;李永真;朱慧芳;韩芳毅;;人参皂甙Rg1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逆转作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5 |
张辉,党瑜华,张菲斐;金属硫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AI-1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3期 |
6 |
裴晶晶;郭帅;张春玲;谢克勤;张翠丽;赵秀兰;;茶多酚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损伤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9年01期 |
7 |
裴晶晶;谢克勤;张翠丽;辛星;于丽华;赵秀兰;;茶多酚体外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的保护[J];营养学报;2009年02期 |
8 |
张会敏;张海洋;邓峰美;徐芬;钟华;何芳;;同型半胱氨酸对钙离子激活状态下内皮细胞eNOS活性及NO含量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9 |
张敬各;张瑞明;李著华;;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6年04期 |
10 |
刘军须;张敬各;王树人;;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力及基因表达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07年05期 |
11 |
余小平;凌文华;;3-去氮腺苷对脐静脉内皮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及甲基化的影响[J];营养学报;2010年03期 |
12 |
陈伟强;同型半胱氨酸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概况[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
13 |
冯涛,戴艳萍,付红梅,李广珍,李昕,张莉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高黏血症作用的研究[J];黑龙江医学;2002年12期 |
14 |
陈琦玲,王及华,马济顺,孙宁玲;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血脂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2年04期 |
15 |
刘建民,胡燕燕,李金珉,李秀昌;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年04期 |
16 |
赵玉芳,江晓津,鞠兴东,陈荣;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现代医学;2003年05期 |
17 |
于宪,李永钊,江中喜,高聪,张永建;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3年03期 |
18 |
秦青通,张丹红;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及脑出血的关系[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年09期 |
19 |
居建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J];中国临床医学;2003年04期 |
20 |
华凯;经皮和口服E_2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的对比研究[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