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Y染色体STR和SNP复合检测方法的研究

石美森  
【摘要】:目的 为提高Y染色体遗传标记的个人识别能力和非父排除能力,建立Y-STR的复合扩增技术和新一代遗传标记Y-SNP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本课题旨在构建九个Y-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检测体系,以期为法医Y-STR分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建立多重Y-SNP单碱基引物延伸反应,掌握多重单碱基引物延伸反应的一般规律,为高通量分析Y-SNP提供基础。方法选定9个Y-STR基因座,应用加尾引物设计策略,构建9个基因座的Y-STR复合扩增荧光检测体系。依据DNA分析技术工作组(TWGDAM)指南进行法医学可行性研究和群体遗传学研究。选定3个Y-SNP,设计PCR引物和延伸引物,建立3个Y-SNP的多重单碱基引物延伸反应。利用在完全变性条件下HPLC对DNA片段的分析是按其长度和序列进行分离的原理,建立3个Y-SNP复合检测方法。并进行法医学可行性研究和群体遗传学研究。结果构建了9个Y-STR基因座:DYS434、GATA-A10、DYS438、DYS439、DYS531、DYS557、DYS448、DYS456,DYS444复合扩增检测体系(HY-9-plex)。法医学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敏感度检验最低模板量HY-9-plex体系为0.5ng;分型结果稳定,重复性好,能够对常见基质上的斑痕正确分型,具有很好的组织同一性、种属特异性,可以耐受高女性成分的干扰,用于混合斑分析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路志勇;田芳;叶健;姜成涛;赵兴春;;10个Y染色体STR基因座复合扩增系统的构建及应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马骏,汪三存,李笑松,于洁,赖江华,李生斌;陕西地区汉族群体Y染色体STR基因座多态性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2期
3 杨电,刘超,刘长晖;复合扩增A10、C4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及法医学意义[J];刑事技术;2004年02期
4 滕少康;曹林枝;黄世宁;黄昌盛;;广西黑衣壮族17个Y-STR位点遗传多态性[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年07期
5 路志勇;姜成涛;赵兴春;叶健;;Y染色体STR基因座的法医学应用现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6 石美森;李英碧;于晓军;吴谨;张霁;侯一平;;Y-STR四色荧光复合扩增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7 陈悦康;李茜;李大成;邓志辉;;南方汉族无关男性群体17个Y-STR基因座单倍型遗传多态性的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年04期
8 吴微微,郑小婷,潘立鹏,郝宏蕾,傅汀;浙江汉族人群16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J];刑事技术;2005年05期
9 孙莉;李扬;陈辉;李晓文;;常染色体及Y染色体STR在兄弟鉴定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8年19期
10 王瑞恒;大连地区汉族人群4个STR基因座的多态性[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11 陈帅锋,袁丽,胡萌,刘峰,张健,郗永义,姜成涛,叶健;北京汉族人群三个Y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J];刑事技术;2005年01期
12 刘静文;胡盛平;李飚;;潮汕地区汉族人群12个Y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6年03期
13 应俊;张洪勤;李佩珍;郑巧敏;董敏;姚蔚;;温州永嘉汉族人群3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年05期
14 李长征;刘伟伟;崔文;姜铭章;曹志华;路海;刘海东;;济宁地区汉族人群16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5 林源,赵珍敏,阙庭志,严品华,李莉;STR复合扩增及荧光检测技术在个体识别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16 王永在;郭梦阳;张艳霞;孙树毅;钟巧娥;王景舟;翟志慧;;内蒙古蒙古族人群17个Y-STR基因座频率分布及单倍型组成[J];刑事技术;2011年03期
17 侯光伟,姜先华,许大勇;荧光标记STRs复合扩增分析混合血样品[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18 王永在,贠克明,徐晓莉,张更谦,王艳,郭大玮,王英元;DYS413基因座单倍型在山西汉族人群中的频率分布[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19 冯雪,徐平,李生斌;鄂伦春族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5年05期
20 唐双柏,郭景元,刘超,梁赏猷,王穗保;广州地区汉族人群Y染色体多个STR位点的研究[J];法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慧;白俊杰;胡隐昌;叶星;李胜杰;;大口黑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SNPs的检测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朱传红;杨庆恩;王海生;申成斌;刘成昌;;3个Y-STR基因座多态性及其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检测的研究[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3 李万水;胡兰;陈松;邱宁;;中国汉族人群10个Y染色体STR单倍型[A];第二届全国法医DNA检验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4 刘齐元;朱腾义;程元强;范东东;;烟草atp6基因SNP的错配碱基法检测及其与CMS的相关性[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于清;李长贵;;hURAT1基因启动子区-87C/T SNP与原发性痛风的关联与功能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杜芳芳;白俊杰;李胜杰;樊佳佳;;大口黑鲈POU1F1启动子区域SNP突变对生长的影响[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强;唐斌;何芳;王树人;邹放君;王刚;石晓鹏;杨剑锋;王振焕;陈雄英;邓峰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标签SNP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研究[A];第八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磊;郭亦杰;周继鹏;李慕朋;王英;李元建;陈小平;;中国汉族人群DDAH1功能性SNP的研究及对ADMA代谢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9 余爱荣;辛华雯;刘慧明;吴笑春;李罄;;中国肾移植患者钙蛋白酶10基因多态性与移植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10 孙冬琳;申超;张奕;孟繁涛;张丽秋;马琳琳;傅松滨;;应用Y染色体SNP对中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遗传距离的研究[A];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美森;Y染色体STR和SNP复合检测方法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周瑞霞;中国甘肃永昌骊靬人的父系遗传多态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冀强;Y染色体STR复合扩增及法医学可行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戴浩霖;十个新的Y染色体STR的特性及复合扩增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杜宏;微测序法检测Y-SNP和mt-SNP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高汝飞;西方人群中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V617F)突变体与邻近SNPs之间相关性的分析及JAK2~(V617F)检测新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志毅;调控性SNP结构特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8 唐剑频;Y染色体STR和SNP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张海军;法医学降解检材DNA分析的新指标探索[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张建勇;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基因组SNP标记的开发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素华;X染色体上STR与SNP标记的分型检测[D];苏州大学;2010年
2 梁祚仁;广西10个少数民族Y染色体17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D];广州医学院;2009年
3 郭华;彝族群体Y-STR和Y-SNP多态性的研究和法医学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4 任贺;南方汉族群体Y-STR和Y-SNP系统的研究和法医学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5 王守用;大麦Gsp基因SNP变异及其与籽粒硬度的关联性[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6 魏悦爽;从肌钙蛋白相关基因筛选举重运动员选材用分子标记[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7 毕煜;初探应用关联规则筛选与癌症有关联性的SNP[D];复旦大学;2010年
8 田小春;Klotho三个位点SNP及组合在重庆汉族老年人群分布及其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9 靳鹏;不同地理种群黑线仓鼠FSHβ部分序列克隆与SNP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璐;黑线仓鼠OB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与SNP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波;过500万年,世界没有男人?[N];科技日报;2004年
2 吕宝忠;Y染色体走向风烛残年?[N];中国商报;2005年
3 记者 王艳红;Y染色体没想象中脆弱[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蔺玉红;单倍型移植治疗再障性贫血获成功[N];光明日报;2007年
5 闫龑;单倍型移植治疗重症再障[N];健康报;2007年
6 饶毅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男子汉:基因本质及灭顶之灾[N];南方周末;2004年
7 李点/译;未来的性[N];北京科技报;2002年
8 杨实温;英国科学家语出惊人 500万年后男性消失[N];北京科技报;2002年
9 编译/杨孝文 任秋凌;男性基因九成已消亡[N];北京科技报;2004年
10 覃宏武;你了解单倍型移植吗?[N];中国妇女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