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BMP-7基因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大鼠下颌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戚孟春  
【摘要】: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苏联学者Ilizarov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项矫形外科领域的新技术,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四肢不对称畸形、以及许多颅颌面骨畸形和缺损的矫治。作为一种内源性组织工程技术(endogenous tissue engineering),该方法与传统矫形手术比较具有诸多优势;但DO中较长的固定期,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产生的牵张骨痂纤维愈合、甚至不愈,仍然是阻碍其临床广泛应用的主要弊端。 目前,许多方法被尝试用于促进牵张骨痂形成,缩短DO固定期:这些方法包括应用低频超声波、直流电或电磁场刺激、高压氧治疗、系统应用生长激素、以及局部应用生长因子等。部分方法获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所有上述手段均未获得广泛的临床应用。 虽然许多生长因子、激素和细胞外基质在骨生长和修复中对骨再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在其中是骨再生能力最强的因子。BMPs属TGF-β超家族成员,通过细胞膜表面特异的Ⅰ/Ⅱ型受体以及胞内Smads信号级联来发挥作用。BMPs局部基因治疗已被广泛用于组织工程中骨/软骨缺损的修复再造,并获得了诸多的进展。最近一些研究表明,在牵张间隙内有BMPs的特异时空表达,提示BMPs可能在DO骨再生中发挥着与骨/软骨组织工程中相同的重要作用。然而,BMPs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增香;方秀华;刘小娜;;个体化三维颌骨牵张器治疗上颌骨畸形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11期
2 王文忠;赵禹仲;马承东;徐淑英;张雅芝;李双齐;;甘草锌治疗糖尿病牙周病实验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3 周诺;;牵张成骨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年04期
4 李汶洋;蒋校文;祝颂松;宋冬惠;王雪梅;胡静;;bFGF-in vivo基因治疗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1年07期
5 胡海琨;周静;王尧;李婧;何武林;邹淑娟;;腭中缝牵张成骨中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4期
6 许铭炎;邓小玲;陈锡和;刘庭英;陈庆珊;姚小武;唐世杰;;MALDI-TOF-MS检测人群中骨形成蛋白4基因编码区突变方法的建立[J];癌变·畸变·突变;2011年04期
7 郭乾臣;张弢;;Ilizarov牵张成骨在肢体延长中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8 杜月光;杨明华;柴可夫;金国瑛;;骨形成蛋白7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王心玲;范丽娜;李岩峰;;犬下颌骨非牵张侧移动状况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10 马悦;蒋卉男;官文征;陶琳;;BMP载体的运载系统及其分类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9期
11 本刊编辑部;;本刊可直接缩写的一些常用词汇[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年07期
12 ;2011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略语的词汇[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1年04期
13 陈杰;何黎升;;颌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颅锁综合征的面中发育不全畸形——附2例病例[J];口腔医学研究;2011年09期
14 董文玉;王林;张卫兵;杨宝宽;;机械扩张力作用下小鼠腭中缝EphB4和ephrinB2表达的研究[J];口腔医学;2011年06期
15 李正;吴文;王瑒;王小娜;;雌激素在骨髓间质干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1年11期
16 李亚东;杨海新;王买全;彭利伟;;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13例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09期
17 张学敏;马文辉;时述山;张卫平;冯志军;李亚非;贾恒川;胡兴茂;郑晓华;;成骨细胞表面不同神经肽受体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3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西齐;范建谊;周洪;叶湘玉;;牙周膜牵张成骨牙齿快速移动和传统正畸牙齿移动两种牙移动方式牙周组织中骨形成蛋白表达变化的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王慧明;;重组基因骨形成蛋白对下颌骨牵张区骨痂形成的作用[A];第三届全国口腔颌面部创伤暨修复重建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邢树忠;朱志军;万林忠;丁旭;江宏兵;吴煜农;施星辉;;经上颌窦牵张成骨在唇腭裂患者的初步应用[A];第七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宋庆高;邓金勇;陈尚;蒋练;;腭裂缘骨膜牵张成骨的新骨形成研究[A];第七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俞远怀;王启之;王志荣;;骨形成蛋白-2信号系统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6 陈松龄;黄代营;孙明;张继斌;;牙、微型种植支抗联合支持式牵张成骨与牙支持式牵张成骨治疗齿槽突裂的对比试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皮卫峰;郭雪君;徐卫国;;骨形成蛋白-2对低氧状态下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Philippe PELLERIN;Alexis WOLBER;Pierre GUERRESCHI;Patrick DHELLEMMES;Mathieu VINCHON;;牵张成骨在儿童颅面骨性畸形并发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窘迫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邹淑娟;王志国;李继华;;MMP—3和TIMP—1在兔下颌牵张成骨改建期的表达及意义[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陈勇;王鑫源;;骨形成蛋白复合制剂盖髓的临床疗效观察和临床病理学研究[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孟春;BMP-7基因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大鼠下颌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曹健;SDF-1/CXCR4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并参与牵张成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张莉;PRP/nHA/Co复合材料促进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丁宇翔;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牵张成骨新骨成熟及种植体骨结合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5 邵祯;促进牵张成骨骨质形成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刘瑞峰;牵张成骨技术修复兔下颌骨创伤性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来庆国;OSX基因修饰的骨髓MSCs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赵廷宝;骨形成蛋白脱钙骨基质颗粒骨水泥复合材料的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9 袁绍辉;重组BMP-4/7融合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王战鑫;骨生长因子对牵张成骨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延山;牵张成骨矫治猕猴腭部软硬组织缺损基因及细胞因子表达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2 陈建;牵张成骨后牵张新骨中牙移动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董刚;肝细胞生长因子在牵张成骨(DO)过程中表达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4 叶虎;下颌皮质骨颊向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孙尚彤;非血管化输送盘牵张成骨的骨代谢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张浚睿;应用牵张成骨技术修复腭裂的动物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张钰芳;非血管化输送盘牵张成骨血管生成的初步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王桥;种植型骨牵张器的研制与下颌牙槽嵴垂直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9 宋继传;犬下颌骨非血管化输送盘牵张成骨模型建立及新骨生成定量评价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史真;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应力分布与位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姜卯生;四军医大颌骨肿瘤研究获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王建;日发现与生发相关的蛋白质受体[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3 何德功;与生发相关的蛋白质受体被发现[N];医药经济报;2004年
4 冯琳 王伟;口腔颌面部战创伤研究获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江红;专家提醒:缺胶原,骨头容易“散架”[N];大众科技报;2004年
6 张雅欣;我国基因工程人骨形成蛋白研发有重大突破[N];科技日报;2004年
7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教授 马秦;修复颌面创伤 结束毁容噩梦[N];健康报;2011年
8 泽雯;新成果“智”造产业对接[N];中国医药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