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龙湖水利工程大坝防渗措施研究
【摘要】:
随着重庆直辖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地处长江南岸的主城区—南岸区社会经济将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对水资源的需求将成倍增长。根据该区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报告,到2010年工业、城镇生活需水占总需水量的90%以上,具有城市型需水的特点。为满足南岸区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同时为了解决该区迎龙、广阳等四镇农业灌溉和主城区的拓展区—茶园新区的供水问题,兴修了迎龙湖水利工程。该工程为重庆15个“泽渝”工程的重点项目。迎龙湖水利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迎龙镇内,坝址在长江南岸的一级小支流渔溪河下游的武堂村,距南岸区城区南坪15km。工程由首部枢纽、放水建筑和灌区工程三大部分组成。大坝为细石混凝土砌块石重力坝,大坝坝顶高程250.87m,坝轴线长307.35m,最大坝高52m。水库校核洪水位249.31m,相应水库总库容1798万m3。该工程属Ⅲ等中型工程。
大坝坝址处左右岸地质条件不对称,左岸及河床中部为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夹少量灰白色长石岩屑砂岩。右岸及河床中右为灰白色、灰绿色巨厚层长石岩屑砂岩。根据地表地质调查和勘探平硐及竖井揭露,大坝坝址有3组发育裂隙,裂隙宽度一般为0.1~3 mm,延伸较长。坝址区岩体中存在软弱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三种软弱夹层,分布大坝轴线的左右两岸。根据各钻孔压水试验成果综合分析:坝基岩石的渗透系数在2.8×10-5~5.4×10-4cm/s范围内,址区存在强风化基岩层,其最大透水率为57Lu,属中等透水透。坝由于坝址区岩体存在软弱夹层和基岩透水率较高等问题,对工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