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根肿孢子(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免疫检测方法的初步构建
【摘要】:根肿菌是世界范围内流传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植物致病菌,其感染的宿主不仅十字花科植物如油料作物(油菜),蔬菜类作物(花椰菜、甘蓝、白菜等),还能够感染一些十字花科的野生植物等。休眠孢子在大田存留6—20y仍难杀灭,传播方式多样,可导致十字花科蔬菜的大面积减产,危害粮食生产的安全。目前采用的防治方法不论是农田熏蒸消毒、化学杀灭,还是生物学防治都只是相对抑制或减少孢子数量,没有完全杀灭孢子作用,而采用与单子叶植物轮作可使孢子数量降低到不构成危害的程度,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另外,根肿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其菌体很难进行离体培养和人工驯化,这就给研究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寻求一种简单易行的快速检测手段,不仅可对现在的十字花科蔬菜种植区进行根肿病发病率进行普查,而且可为农民的耕作方式提出指导,通过适当的轮作达到防治根肿病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文从四川双流县蔬菜种植基地,感染根肿菌的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中分离、提纯孢子,探索了根肿孢子侵染粘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用ELISA方法初步摸索了检测土壤或者病根组织孢子浓度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 优化了密度梯度离心提纯孢子的方法,应用检测杂菌含量方法检验提纯效果。优化的30/40/50/60%蔗糖浓度梯度配比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得到孢子效果最好,所得孢子层纯度较高,但得率低:30%/60%和30%/50%得率相对较高,但样品纯度差些。
2 首次结合超声波方法解决了孢子样品中杂菌污染和样品不均匀的问题。本实验采用了密度梯度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有效的去除了孢子群表面絮状粘连,优化后的超声波处理孢子最佳的条件为345W
|
|
|
|
1 |
舒艳;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发生及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2005年11期 |
2 |
罗宽;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研究近况[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83年01期 |
3 |
邓洁;程龙;刘谊;白林含;于昕;鲍锦库;曹毅;乔代蓉;;根肿(Plasmodiophora brassicae)休眠孢子的纯化和超声波破碎方法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年02期 |
4 |
徐瑞英;徐瑞芹;;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与防治[J];吉林蔬菜;2006年02期 |
5 |
叶坚达;;十字花科根肿病de综合防治方法[J];云南农业;2008年04期 |
6 |
刘萍,毕绍喜;昆明地区蔬菜十字花科根肿病综合防治[J];云南农业科技;2003年02期 |
7 |
冯子华;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治[J];云南农业;2002年07期 |
8 |
杨莲,赵艳梅,代玉华,张国仙,王继光;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药效试验初报[J];云南农业科技;2002年S1期 |
9 |
李惠明,潘月华,沈明龙;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生规律及测报防治技术[J];长江蔬菜;1999年09期 |
10 |
陈丽珍,李才彦;威宁发现十字花科根肿病[J];植物医生;2004年05期 |
11 |
余仕金;;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J];云南农业;2009年03期 |
12 |
刘剑;;种十字花科蔬菜小心根肿病[J];科学种养;2007年07期 |
13 |
李红杏;;龙陵大青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技术[J];致富天地;2007年08期 |
14 |
杨武英;周正康;;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治技术[J];致富天地;2010年09期 |
15 |
吕理燊;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6 |
孙丰宝,于开亮,梅福杰,李松;如何区分与防治蔬菜根肿病和根结线虫病[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年07期 |
17 |
李红星;蒋兵涛;胡晓林;;西藏土壤的顽疾——根肿病防治方法[J];西藏农业科技;2008年02期 |
18 |
王就光,李清华;蔬菜根肿病和根结线虫病的识别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2年02期 |
19 |
杨明英,杨家鸾,孙道旺;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5年04期 |
20 |
陈汉平,柳文杰,杨春琼;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