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其影响细胞内谷胱甘肽代谢的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 儿童肿瘤的治疗已取得长足进展,但白血病仍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死因之一,大约有30%左右的患儿不能缓解或缓解后复发,最终导致治疗失败。耐药是白血病化疗的主要障碍之一。部分患儿对化疗药物如地塞米松原发耐受,更多患者对药物的耐受发生在强烈化疗之后。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抗白血病药物,尤其是对复发后耐药病例有效的药物。组蛋白乙酰化(Histone acetylation)修饰染色质结构,在基因转录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总的说来,组蛋白乙酰化导致染色质疏松结构,活化基因转录,而组蛋白去乙酰化作用正好相反。研究表明,许多恶性肿瘤,尤其是白血病中存在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 transferases,HAT)突变或融合蛋白异常招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导致基因转录受抑的现象。因此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s inhibitors,HDACIs)成为实验室或临床研究较多的一类新型药物。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HDACIs有希望应用于常规化疗无效的肿瘤。糖皮质激素耐药是ALL成功化疗的一大障碍,因此我们希望了解VPA是否对耐受糖皮质激素的淋巴白血病细胞也有抗肿瘤作用。据文献报道,白血病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与儿童ALL的临床转归显著相关。GSH水平超过中位数水平者复发率是GSH水平低于中位数水平患者的4.5倍,谷胱甘肽水平是独立的预测复发的指标。虽然ALL幼稚细胞对糖皮质激素(GC)的体外敏感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