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方法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人群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强度、抗凝监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方法:
① 回顾性随访48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强度及其并发症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② 建立国际标准比值(INR)的抗凝监测方法,确定适合国人抗凝治疗的INR安全值范围。
③ 前瞻性动态监测65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病人血浆凝血酶原浓度,华法令血药浓度、凝血因子Ⅶ活性、INR值、口服华法令剂量及临床并发症情况,比较抗凝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间各种抗凝监测指标的差异。
结果:
① 本组患者428例获随访,总随访率89.17%,共2110.04病人年(Pty)。患者服用进口华法令平均(2.81±0.95)mg/d,国产华法令(2.38±0.46)mg/d,2116份标本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平均1.43±0.26,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