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激光等离子体极化光谱诊断研究

王洪建  
【摘要】:激光驱动X射线源的实验研究是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ICF)相关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激光产生高温等离子体辐射的X射线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如等离子体温度、密度、离化度、不透明度以及各种输运波动和不稳定性等参数。为真实了解高温等离子体内部的状态及各种运动过程,必须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对等离子体中各种离子和电子的上述状态参数进行测量。等离子体X射线极化度作为反映等离子体内部各向异性的主要物理参数,可以辅助校验等离子体密度、温度等参量,是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极化光谱诊断的重要研究内容。极化光谱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离子-电子碰撞产生的极化光谱,极化X射线对电子分布及磁场非常敏感,能够提供等离子体各向异性的信息。 本论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AF,No.10576041)的资助下,对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极化光谱进行较深入研究。分析等离子体X射线极化机理、诊断方法和X射线晶体衍射理论,设计了以正交布置的“双晶技术”为基础的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极化谱仪,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20焦耳激光装置上实验,得到了铝元素激光等离子体类氦极化光谱,验证了激光等离子体内部存在各向异性现象。重点阐述了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极化度分析模型、极化光谱诊断方法、极化晶体谱仪设计和实验过程,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并计算了等离子体X射线的极化度和电子密度。 论文主要内容包括: 1.在国内率先开展激光等离子体极化光谱基础理论及极化度计算模型的研究。通过激光等离子体中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以及离子与原子碰撞产生分裂的激发辐射分析,在磁量子数变化ΔMJ=0或ΔMJ=±1的情形下会发生塞曼跃迁并辐射极化光谱。综合分析了基于斯托克斯参量、辐射截面和布居排列辐射的三种极化度算法,这三种方法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表明极化度会随着碰撞电子能量增加而减小,并逐渐趋近于零。 2.针对现有双晶法和激光装置接口问题,提出了修正双晶综合诊断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不受光程和全偏振角限制,能够满足晶体诊断X射线的实际应用情况。其中双晶技术相对于角矢量辐射法和旋转分光计法,更适合激光等离子体极化光谱诊断。本文根据实验装置接口情况,结合等光程和全偏振角双晶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激光等离子体极化光谱修正双晶综合诊断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极化光谱诊断方法。 3.根据激光等离子体极化光谱诊断方法,研制了结构新颖的激光等离子体极化晶体谱仪。传统晶体谱仪一般只有一个通道或者对称的双通道,很难满足等离子体X射线极化光谱诊断。本文采用新型的正交布置双晶结构,即在与入射电子束方向垂直的平面内正交布置两片晶体分析器,形成正交双通道。而每一个通道的晶体分析器可以灵活采用不同几何结构,如平面、椭圆及球面,其色散元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晶体材料。 4.探索激光等离子体极化光谱诊断的实验方案,验证等离子体内部存在各向异性现象。基于斯托克斯参量算法,计算了等光程和不等光程两轮实验数据,获得铝离子类氦共振线w及互组合线y的极化度,分别为+0 .1204_(0.0096)~(0.0204)和+ 0.0885_(0.0916)~(0.0679),与极化度理论值较吻合,结果显示铝激光等离子体内部存在各向异性。 5.根据类氦共振线与互组合线强度比密度诊断法,结合实验光谱数据,推算出Al离子电子密度为0.9~1.5×10~(20)cm~(-3),与激光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理论值基本一致。通过所测极化度和密度值探讨了这两个物理参量的定性关系。实验结果数据分析表明该极化晶体谱仪的性能已满足设计要求,适合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极化光谱诊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柳;时家明;袁忠才;张玮;;圆柱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光谱诊断[J];光散射学报;2008年03期
2 普小云,杨灿珠,傅宏郎,林理忠;常压微波感耦氖等离子体的光谱诊断[J];量子电子学报;1994年02期
3 董凤宇,王季梅;真空电弧的光谱诊断[J];力学学报;1990年03期
4 薛利红,罗卫红,曹卫星,田永超;作物水分和氮素光谱诊断研究进展[J];遥感学报;2003年01期
5 岳斌,苏铁,余福明,杨富荣,张传斌;电弧加热射流O_2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温度测量[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4年01期
6 董丽芳;李永辉;陈文军;李雪辰;;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中氮分子离子的转动温度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12期
7 刘峰;董丽芳;;氩气微放电通道电子激发温度的空间分布[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8 李立春;董丽芳;齐玉妍;赵海涛;;氩气/空气介质阻挡辉光放电特性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丁培柱,潘守甫,母英魁;光学厚柱对称等离子体光谱诊断的分段线性插值解法[J];中国激光;1991年11期
10 郝东山;郝晓飞;黄燕霞;;Compton散射下激光等离子体界面附近电子的运动[J];光子学报;2009年01期
11 郭玉彬,李福田;小型激光等离子体软X射线源辐射特性研究[J];中国激光;1995年07期
12 江南,陶晓峰,凌一鸣;无声放电等离子体的光谱诊断[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0年02期
13 朱丹平,邵华,吴毅雄;电弧等离子体光谱诊断中Abel反变换的实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14 连少辉,杨士珍,王家平,傅便翔;肿瘤的光谱诊断及光动力治疗研究的现状和前景初析[J];中国科学基金;1997年04期
15 刘鑫;徐勇;张晓光;王毕艺;李建峰;杨学锋;;大气压下氮气介质阻挡微放电中分子振动温度的时间分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10期
16 В.РоэановИ.Лебо ,杨颖;激光与未来的动力[J];世界科学;1983年08期
17 董丽芳,冉俊霞,尹增谦,毛志国;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的电子激发温度[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08期
18 董丽芳;刘峰;李树锋;刘富成;;混合气体介质阻挡放电中的电子激发温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19 杨丽;董丽芳;张彦召;李立春;;介质阻挡放电的光谱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20 董丽芳;刘峰;李树锋;冉俊霞;贺亚峰;李雪辰;庞学霞;;大气压氩气/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中分子振动温度[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华;唐皇哉;;高速高精度多谱线光谱诊断系统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吴静;姚列明;朱建华;韩晓玉;余德良;李文柱;;基于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主动电荷交换复合光谱诊断[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3 董丽芳;刘峰;李树锋;刘富成;;混合气体介质阻挡放电中的电子激发温度[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董春凤;崔正英;杨青巍;季小全;周航宇;冯北滨;李伟;孙红娟;李永高;;HL-2A欧姆和ECRH条件下的能量约束数据库的建立及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茅卫红;张慧云;陈宏;;低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田修波;Paul K.Chu;杨士勤;;基于等离子体注入技术的复合表面处理[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华;张凯;;一种高效等离子体腔体的开发[A];第十二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方容川;常超;廖源;崔景彪;;功能材料制备中的等离子体发光与过程选控[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9 丁大宇;孙剑;许宁;应质峰;吴嘉达;;ECR等离子体和PLA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10 张鹏;黄渊;孙平;傅炳忠;卢杰;丁玄同;;激光吹气技术在HL-2A托卡马克上的应用[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建;激光等离子体极化光谱诊断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赵国利;双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的光谱诊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琳;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甲烷合成甲醇的应用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雪燕;银/导电陶瓷复合电接触材料电弧损耗特性的光谱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吕改敏;正负电子等离子体静电波的精解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闫旭;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毅人;弱碰撞等离子体中金属栅网附近稳态鞘和预鞘的实验诊断与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邹秀;低温等离子体磁鞘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9 李明东;以煤层气为冷却剂的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方案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李志超;大尺度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贲宇恒;等离子体处理催化剂过程温度参数的测定[D];天津大学;2004年
2 梁秀娟;基于光谱诊断的TIG焊引弧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赵华夏;干式高压TIG焊接电弧物理特性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4 贾云涛;肼催化分解产物电弧加热发动机的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5 魏建国;霍尔推力器羽流区和通道内的光谱诊断[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伍沛亮;乙醇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电解制氢及动力学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于新明;非局域平衡等离子体模型的建立和模型的实验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8 邹菲;大气压射流等离子体对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红艳;同轴电极介质阻挡大气压辉光放电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陆建萍;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吸收衰减[D];北京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俊 记者 张琦 首席记者 王唯先;等离子体种子:推广进入“全高铁”时代[N];牡丹江日报;2011年
2 顾琅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等离子体与人类何干?[N];大众科技报;2011年
3 李建伟;等离子体消毒前景看好[N];健康报;2003年
4 记者 操秀英;“人造太阳”进展顺利 等离子体研究将有较大进展[N];科技日报;2010年
5 张晋凤;LG电子力推等离子体空调[N];科技日报;2000年
6 周有恒;等离子体[N];中国化工报;2001年
7 记者 刘裕国;等离子体彩电投入生产[N];人民日报;2000年
8 辛 力 ;细胞从等离子体中诞生[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周志丹 吴忠民 首席记者 王川;我市建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服务体系[N];牡丹江日报;2010年
10 ;等离子体机怎样处理种子[N];吉林农村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