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地震动输入与侧向刚度控制方法

王丽萍  
【摘要】:山地建筑在山地城市中被广泛应用且日益增多,而山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却严重滞后于工程实践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地震动输入问题和侧向刚度控制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 ①为了满足山地建筑体系的需求和发展提出了与之对应的山地建筑结构概念,界定了山地建筑结构类型,澄清了山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从而本文明确了山地建筑在设计时需要遵循山地建筑结构设计相关要求和规定。 ②结合工程实际针对掉层结构不同的接地方式,提出了三种几何计算模型。从震害调查及工程实践中提炼和归纳了典型山地建筑结构存在的特殊问题,并基于掉层结构受力特性、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的分析,将山地建筑结构抗震特殊问题梳理和概括为三个方面:地震动输入问题、竖向不规则问题和抗震措施问题。 ③补充和完善了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地震动输入相关研究,为抗震规范相关内容的规定提供参考。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高度在10~70m范围,坡角在15°~ 60°范围内的28个粘弹性岩质坡地模型在水平和竖向白噪声输入下的线弹性响应,分析了坡高及坡角变化对坡地斜坡段反应谱及谱比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岩质山地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地震动放大系数;同时还给出了需要考虑竖向地震动影响的山地工程结构设计竖向地震动的放大系数。 ④进行了山地建筑结构侧向刚度计算方法研究,利用等代柱的思想简化了山地建筑结构侧向刚度计算方法,揭示其内力分配规律。通过考虑掉层部分梁柱线刚度比的影响,给出等代柱高度计算方法,并验证等代柱方法的正确性。此外,通过考虑柱端转角的影响对单层单跨和多层多跨不等高框架柱抗侧刚度D值进行修正。相当于给出了掉层结构等代成底层不等高框架后手算底部刚度的方法。 ⑤首次对山地建筑结构侧向刚度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山地建筑结构侧向刚度控制指标并给出了设计建议。主要包括:1)检验出现有层间受剪承载力指标和层刚度控制指标对掉层结构竖向不规则控制已经失效;2)根据掉层结构不等高接地的特点,针对掉层结构提出了“层内侧向刚度比”的概念;3)综合弹性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相对屈强比的分布规律及弹塑性分析结果,给出了掉层结构层侧向刚度控制指标及薄弱层位置判定依据;4)给出了掉层结构计算起算点位置建议。5)给出了薄弱层内力调整和薄弱部位延性控制相关设计建议。 本文为第一本《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编制奠定了研究基础及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关于组织《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结构设计奖评选活动》的通知[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2期
2 ;第五届全国优秀建筑结构设计奖评选揭晓[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03期
3 曾立辉;方铁成;;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三问题[J];民营科技;2008年09期
4 莫雪辉;;深度探讨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J];科技资讯;2008年28期
5 孟兆勇;;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1期
6 白芙蓉;;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民营科技;2009年03期
7 吕戏洋;马玉刚;沈伟良;;浅谈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J];知识经济;2009年04期
8 张富祥;;建筑结构设计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2期
9 吕心雨;魏宝成;;对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10 黄春明;;试论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11 郭金波;;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8期
12 钟荣发;;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21期
13 曾波;;关于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探讨[J];今日科苑;2009年18期
14 郝建;;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几个细节问题[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09年09期
15 潘云丹;;建筑结构设计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16 付旭东;;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浅析[J];今日科苑;2010年08期
17 刘欣;;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问题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0期
18 李洪涛;;我国建筑结构设计问题与展望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7期
19 宿宗英;赵丽艳;;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资讯;2010年20期
20 张德龙;黎春瑜;;论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设缝原则[J];中华建设;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男;张红星;;浅谈建筑结构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2 苗春生;邓永旗;;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西拉;陈祖赢;;建筑结构设计彻底告别图板的构想与实践[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4 容柏生;;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若干问题[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邱洪兴;黄镇;王恒华;吴刚;孟少平;;“建筑结构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秋荣;宋佳;;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浅析[A];第二届“科协文化——中关村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魏兵;杨习践;王劲;;建筑结构设计中计算软件的几个问题[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5)[C];2010年
8 栗娜;薛利辉;;居住建筑结构设计中常遇问题的处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9 凌胜涛;于春霞;郑向超;;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的一些事项[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10 商华春;王俊平;;浅谈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A];铁道工务(铁路房建管理专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丽萍;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地震动输入与侧向刚度控制方法[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久鑫;基于本体的建筑结构设计案例表示与检索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郑庆联;G经贸大厦结构创新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邵宇炜;建筑结构设计比选和住宅造价成本控制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杨迪珊;建筑结构设计总信息辅助确定与评价软件[D];厦门大学;2014年
5 李文萍;建筑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杨昇瑜;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潘平;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顺强;多层大跨超长混合建筑结构设计与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小燕;新建楼房禁止加夹层[N];厦门日报;2008年
2 陈元椿;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与对策[N];中国建设报;2001年
3 博州建筑规划设计院 何卫民 张永山;浅议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N];博尔塔拉报;2007年
4 管粟;全程监控建筑质量[N];中国建设报;2006年
5 胡必伟;正确应用CAD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N];伊犁日报(汉);2006年
6 本报记者  安治永;统一标准是协同设计发展之路[N];中国建设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