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应急通信无线局域网OFDM关键技术研究

韩庆文  
【摘要】: 应急通信在保障战备、抢险救灾和通信网故障时,能临时、机动地提供应急服务的通信方式。在现代应急通信系统中,为了实时的掌握现场的状况,对图像、视频信号的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技术通过移动车载台接入Internet网络的方法在应急通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应急通信系统复杂的信道条件,弹性的带宽要求,能提供高传输速率、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成为了应急无线局域网采选用的主流技术。 由于存在有多个正交子载波,OFDM技术在实用化过程中,涉及到许多技术问题,本学位论文基于应急无线局域网,围绕OFDM系统,重点研究OFDM无线网络的同步、信道估计和降低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等关键技术,包括改进延时自相关算法、基于噪声子空间和信号子空间的信道估计技术矩阵实现方法,以及基于改进ACE-POCS ( Active Constellation Extension-Projection Onto Convex Sets,ACE-POCS)算法的PAPR改善技术。作为前提和基础,本文首先给出了应急无线网络模型;分析了OFDM系统模型,详细阐述了OFDM系统的特点,并基于无线局域网802.11a标准进行分析和仿真,研究相应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应急无线局域网信道条件复杂,需要在保证估计精度的前提下,同步算法频偏估计范围尽可能大,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的同步算法,提出采用半周期算法完成频率粗同步,该算法通过减小相关窗口宽度,计算短训练符号内部的相关性实现,不但减少了计算量,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延时自相关算法,将频偏估计范围扩大了一倍。以两步同步法完成系统同步,即以频率粗同步算法结合频率细同步完成频率同步,保证了频偏估计精度,解决了频偏范围与估计精度之间的矛盾,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适合于应急无线网络复杂的信道条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应急通信系统对频道利用效率要求较高,需要快速有效的实现信道估计,即需要在保证估计准确率的条件下,降低算法复杂度。本文通过对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理论的OFDM信道估计算法,并给出了一种新的低阶秩选取准则,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各种工作环境具有适应性,适合应急无线局域网条件;基于该算法,将信道自相关矩阵的奇异值分解转化为实对称矩阵的奇异值分解,采用并行Jacobi算法完成矩阵的对角化过程,以降低算法复杂度,并给出了CORDIC处理器件的硬件设计方案,该方案占用系统资源少,运算速度快,具有实用化前景。 应急无线局域网需要采用不影响系统误码率的峰均比改善措施,本文在分析现有的OFDM系统峰均比改善措施的基础上,以不影响系统误码率的ACE算法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数学模型,改进了实用化的ACE-POCS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通过对星座图的重构,能够大大加快ACE-POCS算法的收敛速度;研究权值Jaccobian矩阵对PAPR的影响,基于改进ACE-POCS算法和与权值Jaccobian矩阵,提出了两步PAPR改进算法,即以改进ACE-POCS算法进行粗逼近系统PAPR门限,再以权值Jaccobian矩阵算法进行精调整,使得系统PAPR完全降到设置门限以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保证系统误码率的前提下,满足应急无线局域网低峰均比输出的要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化宗,张春业 ,韩旭东;MC-CDMA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J];山东电子;2004年02期
2 陈旻;无线局域网中的OFDM收发器ASIC及其设计[J];微电子技术;2003年03期
3 冯祥;梁伟洋;;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6年03期
4 卢海风;陈伟;黄秋元;;一种应用于OFDM通信系统的简化软判决算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年01期
5 曹雪虹;;OFDM系统中的联合同步和信道估计[J];电子学报;2006年03期
6 赵旭凇;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3年05期
7 李鹏,张春业,韩旭东;IEEE802.11g协议中一些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当代通信;2004年04期
8 崔立功;曹艳艳;王丽萍;;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相关技术[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李远建,冯玉珉;未来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OFDM的原理及应用[J];当代通信;2003年04期
10 李鹏,张春业 ,韩旭东;IEEE802.11g协议中一些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山东电子;2003年03期
11 江凯生;;面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9期
12 韩旭东,张春业,曹建海;MIMO OFDM无线局域网的研究及其关键技术[J];中国数据通信;2004年02期
13 关礼安;杨凯;罗永强;郑青;;一种简单PTS旋转因子优选方法降低OFDM数字广播系统的PAPR[J];中国有线电视;2006年Z1期
14 李大治,王成友,王莹;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原理及实现[J];山东电子;2002年04期
15 严添明;浅谈OFDM原理及其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04年02期
16 李晓辉,刘乃安;高速WLAN无线收发信机设计与性能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17 叶卫明,谷坊祝,周利岗;OFDM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电力系统通信;2003年06期
18 张鸷;王洪玉;;混沌序列在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比中的应用[J];移动通信;2009年16期
19 强秀凤,姚轶;采用OFDM技术实现低压输电线上高速数据的传输[J];电子工程师;2003年02期
20 韩旭东,张春业,曹建海;MIMO OFDM无线局域网的性能分析及其关键技术[J];现代电信科技;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久博;高电波;穆萨(喀麦隆);;基于OFDM的无线局域网应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史夏洁;刘俊豪;束锋;王建新;梁彦;;IQ不平衡OFDM接收机基于频域LS补偿技术的改进算法[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伍永西;许小东;戴旭初;;一种改进的OFDM系统旁瓣抑制算法[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阮慧萍;;瑞利衰落上OSFBC-OFDM的容量计算[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谢玉堂;芦东昕;;基于特定导频的OFDM载频及符号同步研究[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宋延涛;杨守义;梅亚楠;;基于认知OFDM网络的次优化功率分配研究[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潘声勇;;OFDM在未来移动通信中应用探讨[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梅;黄超;王静;;无线OFDM通信系统降低峰平比技术的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丹;秦忠兰;;移动通信系统中OFDM技术的分析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徐世军;许伟杰;;基于FPGA的水声OFDM系统设计[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庆文;应急通信无线局域网OFDM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明珠;OFDM系统峰值功率控制及优化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罗文亮;基于低压配电网的OFDM调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4 许炜阳;OFDM宽带无线基带接收机中的同步算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孙山林;全相位OFDM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贾敏;OFDM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及多址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才华;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理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景源;MIMO-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和频率同步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吴新春;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何修富;OFDM信道盲估计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杨;基于MIMO-OFDM通信系统的研究与硬件平台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梁学俊;基于OFDM的无线组网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范伟;OFDM系统中时间、频率同步和峰均比降低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洪学;DFT-S-OFDM系统降低峰平比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贺璟;OFDM系统中峰均比抑制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张益民;全双工OFDM-ROF系统及其峰均比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张书亮;OFDM系统中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周建新;电力线通信中降低OFDM峰均比技术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伍晓琼;叠加训练序列降低OFDM峰平比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谷友方;OFDM系统峰均比改善措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寅虎;Atheros携802.11a来中国“挖”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2年
2 赵艳秋 刘恒 汪光森 王乘(本报记者 赵艳秋);OFDM电力载波芯片陆续面市 应用效果决定前景[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瑞澜积极组织W-OFDM阵营[N];人民邮电;2002年
4 记者 沈勤誉/美国奥兰多;飞思卡尔孤军奋战OFDM联盟[N];电子资讯时报;2005年
5 同阐;OFDM:在3.5GHz应用中崛起[N];通信产业报;2003年
6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宋铁成;OFDM在下一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N];通信产业报;2003年
7 杨子江;“g”调走高无线曲[N];网络世界;2003年
8 ;首款MB-OFDM UWB接收器[N];计算机世界;2004年
9 赵;OFDM调制方式加速PLC应用进程[N];中国电子报;2009年
10 宗文;无线局域网市场前景光明[N];人民邮电;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