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学生“村官”出口管理研究

钱丹  
【摘要】:大学生村官,是指近年来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职务的工作者。自1995年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至今,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经历了15年的探索与实践。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优化农村干部人才队伍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也为开辟新型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途径提供了思路。 大学生“村官”任期为三年,合同期满后“村官”面临着再就业,国家为他们提供了留任农村,公务员招考、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5条出路”。但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逐步推进,特别是2006年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和2008的“十万名大学生村官”计划后,合同期满面临再就业的“村官”人数越来越多。同时,大学生“村官”出口管理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政策落实不完全到位,5条出口道路皆面临阻力。其原因主要在于政策制定过程中目标不明确,短期行为明显,政策与法律法规相冲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有限难以消化大批量期满的“村官”;前期选拔标准的不完善使大学生“村官”职位“人职匹配度”不高,相关配套措施不健全加剧了出口管理的阻力;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没有充分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此外,大学生“村官”个人动机与现实需求的矛盾,以及农村基层对他们的不认可,都制约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要确保大学生村官不但“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还要“流得动”,政府必须尽快完善出口管理制度,解决大学生“村官”出口管理的困境,据此,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议:从战略高度制定大学生“村官”发展长远规划,明确目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期满“村官”的编制问题;建立大学生“村官”管理的系统工程,将“村官”出口管理与选拔、培训、使用、激励、考核相结合,并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村官”的再就业搭建有利平台,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构建社会联动机制;引导“村官”树立正确的再就业观,获得农村基层的认可。从而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性和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的合理再配置提供有力保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罗文静;;对当代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冷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周大平;;大学生就业难的新视角[J];理论参考;2009年05期
3 游艳玲;不可小视的大学生就业安全[J];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06期
4 任学梅;罗启发;;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文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年Z2期
5 刘志敏;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中国残疾人;2005年05期
6 傅剑锋;;毕业了,我们的工作在哪里[J];现代交际;2006年06期
7 代薇;;浅析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6年18期
8 ;大连沙河口区扶持高校毕业生激情创业[J];共产党员;2007年13期
9 崔清;;试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J];法制与社会;2008年29期
10 王晓慧;;常凯:学生可选“零工资”,企业不可“零支付”[J];新财经;2009年02期
11 董海军;李元俊;;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J];才智;2009年03期
12 彭冰;;长春出招破大学生就业寒流[J];共产党员;2009年08期
13 王秋虹;;一样的奔走 不同的目标[J];今日海南;2009年08期
14 刘建伟;;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加强创意培养[J];学习月刊;2009年24期
15 陈志远;周甲禄;;大学生 过剩了吗[J];世纪行;1998年09期
16 赵妉;“新锐”大学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策略性思路[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7 吴婷婷;廖灿伟;;大学生就业,路在何方[J];公民导刊;2005年08期
18 胡解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界中的就业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4期
19 吕牧红;;大学生求职应防“三大陷阱”[J];法律与生活;2006年14期
20 ;大学生就业难的中国特色[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西忠;;社会转型视阈中的就业基层导向——以大学生到村任职为视角[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宏志;;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静;武威;;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唐红兵;周章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董燕;;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府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蔡劲松;;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郭宇刚;;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其就业的可行性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徐飞;;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合理性探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9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10 刘娟;张佳欣;;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胜国;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绩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邢繁辉;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刘西忠;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朝静;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军利;过度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丹;大学生“村官”出口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郑旭敏;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郭娜;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之光;政府扶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5 那佳;大学生就业中公共部门作为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6 倪洪章;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王喆;基于政策视角的江苏省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剑;大学生就业能力训练和培训项目商业计划书[D];兰州大学;2010年
9 朱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思想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刘洁;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及社会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大学生“村官”的未来[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蒋晔 卢大敏 崔彦玲;我市大学生就业:两头乐观、中间低迷[N];常州日报;2005年
3 联超;大学生就业关键要转变观念[N];大理日报(汉);2005年
4 记者 张孺海 通讯员 董艳;他们更让人牵挂[N];湖北日报;2005年
5 齐智杰 记者 薛婧;观念陈旧仍是大学生就业软肋[N];黑龙江日报;2005年
6 杨忠阳;大学生就业 观念正随需求变[N];经济日报;2005年
7 王东升;大学生就业率也应挤挤“水分”[N];联合日报;2005年
8 王东升;大学生就业:观念决定前途[N];联合日报;2005年
9 王艳 孙宜华;大学生就业天地更加宽广[N];连云港日报;2005年
10 新华社记者 胡梅娟;大学生就业: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限制[N];闽西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