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铣复合加工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原型系统开发
【摘要】: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是新一代的高端数加工控设备,它在复杂零件制造上具有效率高、精度高的优势。虽然车铣复合加工技术发展了20年,车铣复合加工数控设备利用率却不高,很多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仅仅作为数控车床在使用,数控编程技术、加工工艺规划、后置处理技术、仿真技术研究和应用不足是主要原因。而开发一个车铣复合加工仿真系统可以解决检验数控程序是否正确的问题。本文研究车铣复合加工仿真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并开发车铣复合加工仿真原型系统,实现对车铣复合加工仿真软件的开发。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
首先,根据车铣复合加工数控代码的特点,设计了一个车铣复合加工数控代码编译器。以Visual C++为编译器的软件开发工具,通过加载GRETA正则表达式类为匹配和分析工具来加快编译速度与效率。数控代码编译器可以实现对数控程序的读取、检验和译码的功能,为仿真加工系统提供了准确的刀具位置信息。
其次,基于五轴车铣加工中刀具的运动特点,推导出刀位点与刀轴矢量的位置公式,通过刀位点与离散工件求交,实现了车削的材料去除点的判断。而铣削材料去除算法是通过建立刀具模型,根据刀具扫掠包络的原理,采用刀具扫掠面的显示表达求出刀具扫掠面方程,从而利用刀具扫掠体与离散工件的求交,实现材料去除点的判断。根据钻削加工轨迹,求出了钻削加工的材料去除范围,实现钻削的材料去除算法。同时,研究对了运动仿真原理、插补离散的方法,实现了运动仿真。
再次,通过对车铣复合加工中同步加工技术和同步加工原理的研究,提出了同步车外圆、同步车端面、同步车外圆和钻(镗)孔、同步铣削和同步径向钻孔等5种加工策略。同时,研究了同步加工策略对加工工艺参数和加工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整体和局部的同步加工工艺规划的方法。
最后,根据以上对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利用Visual C++开发软件和OpenGL图形处理工具,开发了车铣复合加工仿真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实现对数控代码的操作(读取、校验、译码、修改),毛坯和刀具模型的参数化选择及变换操作(移动、旋转、缩放),加工仿真,同步加工等操作。
|
|
|
|
1 |
周军;复合加工:机床发展的重要方向[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5年01期 |
2 |
;国内第一台大型立式车铣加工机床[J];机械;2008年02期 |
3 |
赵纯,吴德珍,方平;专用复合加工助剂 SR“1+2”及其在塑料型材中的应用[J];上海塑料;1997年03期 |
4 |
韩春馗;超大型复合加工机床[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1998年02期 |
5 |
武文革,庞学慧,李梦群,常兴;车铣加工的运动学模型与切屑形成机理[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6 |
孙建业;马骏;;车铣复合加工的切屑形态分析[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9年12期 |
7 |
吴宝海;严亚南;罗明;张定华;;车铣复合加工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J];航空制造技术;2010年19期 |
8 |
李维平;;吊环螺钉孔的复合加工[J];电机技术;1989年04期 |
9 |
章伟,陈澄洲,张发英,罗干英,明冬兰;电解、磨粒、超声复合加工技术及其加工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方法[J];工具技术;1998年12期 |
10 |
柏志强;Mipro多功能柔性冲压复合加工系统[J];机电一体化;1999年06期 |
11 |
王礼健;车铣复合加工中心[J];现代制造;2003年25期 |
12 |
丁雪生;金切机床复合化技术的发展[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4年02期 |
13 |
刘歆,张佳,王静,邓毅凌;电火花电解机械复合加工新方法探索[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年02期 |
14 |
苏达士;在超声-放电复合加工机床中结合应用专家系统与实时控制系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年05期 |
15 |
张正伟;;提升品质与生产力的专家——远东复合加工机床[J];航空制造技术;2006年03期 |
16 |
;专门应对难加工情况的机床[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9年02期 |
17 |
高升;;复杂薄壁零件在车铣复合加工中的工艺分析[J];职业;2011年05期 |
18 |
王长柱;;浅谈机械加工的新星——复合加工机床[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3期 |
19 |
范广信;郭黎滨;战国臣;;线电极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的研究[J];机械工程师;1985年04期 |
20 |
文贵林;陈怀本;王德奎;;电解磨料复合加工镜面的新工艺[J];新技术新工艺;199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