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山地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理论与实证

汪洋  
【摘要】:人居环境研究,尤其是完整的山地区域人居环境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在语义层面几乎涉及了人类知识系统的各个方面。如何科学的界定人居环境的语义对象、探寻人居环境的内在矛盾、建立系统性人居环境认知模型并进而开展实例化验证是真正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重大课题。论文从理论、技术、实证三位一体,自然、社会、人工三位一体两个基本学术观点出发,在充分融合“人居环境科学”和“地学信息图谱”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地)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基本理论框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方法体系并进行了重庆市区域层面的实例验证。论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的系统观剖析了山地人居环境的内在矛盾、以空间信息图谱作为认知模型表达了山地人居环境的外部识别性、以数值建模和空间分析方法试验了人居环境系统模拟的可行性、以实证研究的模式校验了信息图谱方法的有效性。经过理论建构和实例验证过程,人居环境信息图谱被演绎为一种人居环境研究的系统性方法论。论文共分8章,总体上前4章属理论研究,中间3章为实证研究,最后1章为理论总结。现把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1)理论建构研究——探讨山地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理论基础进而构建其理论框架(第2章至第4章)。该部分重点探析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理论基础,明晰了(山地)人居环境的语义对象(人居环境是指什么?)、揭示了人居环境系统的内在矛盾(人居环境状态怎样?)、提出了人居环境的系统认知及表达模型(人居环境怎样表达?),相应地建立了(山地)人居环境语义模型(第2章)、(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状态模型(第3章)和(山地)人居环境信息图谱模型(第4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理论架构(第4章)。理论研究揭示:人居环境的符号含义是指在一定时空维度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与动态人活动网络叠加而成的广义居住空间,而山地人居环境是空间尺度、语法不受限,但逻辑受限,同时其自然要素构成对应的变量值域受限的人居环境子类;人居环境的状态受制于人居环境主、客体之间的二元适应性关系,是人居环境的核心内在矛盾;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理论框架由三大模块(自然、社会、人工)、三大层次(宏观、中观、微观)、三种类型(征兆、诊断、实施)、三种维度(时间、空间、时空综合)构成。 2)技术方法研究——建立山地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数量化分析的技术方法体系(第4章至第7章)。该部分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技术平台,综合应用遥感、空间统计与分析、数值建模等方法,实现了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的原型设计并得以实例验证。论文提出了(山地)人居环境征兆图谱(第5章)、诊断图谱(第6章)和实施图谱(第7章)的技术原型模型,建立了对应的指标体系和数据集成算法(第4章至第6章)。技术方法研究过程揭示: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为代表的开放性空间分析工具体系是建构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有效技术平台;该技术方法平台可以方便的纳入诸如人居环境适应性诊断模型、人居环境持续性诊断模型等数量化分析模型;人居环境空间征兆信息图谱、诊断信息图谱和实施信息图谱的形态分别表现为图—形—图的回归模式;在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功能是空间数据模型分析和可视化表达、遥感(RS)的核心功能是空间数据采集。 3)实例验证研究——以典型山地区域为例系统性校验上述理论框架及技术方法系统(第5章至第7章)。该部分以重庆直辖市为实证对象,以人居环境语义分析模型、适应性状态模型和信息图谱表达模型为理论基础,以人居环境征兆图谱、诊断图谱和实施图谱技术原型为模板,建立了重庆市人居环境征兆图谱(第5章)、重庆市人居环境诊断图谱(第6章)和重庆市人居环境实施图谱(第7章)。图谱模型揭示:重庆市人居环境的适应性特征表现明显,地形适宜度的高低会主导性的决定社会环境发育度和人工系统发育度的高低,但部分适宜度高的区域人类聚居的规模和密度偏低,部分低的区域反而其规模和密度偏高,形成空间对偶格局并进而派生极化趋势;在西南山地区域,形成这种格局和趋势的内在机制是“二力主导平衡律”,二力分别指地形阻力和社会区位动力;山地人工要素的空间特征和密度规模是二力平衡的结果,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人工环境不发育,单元趋向表达自然属性,演化为自然生态空间(或农业空间),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人工环境发育,单元趋向表达人工属性,发展为人居聚集空间(城镇空间),如果前者等于后者则取得均势,单元维持既有稳定状态。 4)基于上述研究,总结关于(山地)人居环境研究和建设的基本规律,提出山地人居环境研究和建设的新模式(第7章至第8章)。该部分以人居环境征兆图谱和诊断图谱为依据,提出了人居环境空间规划新模式,表述为“区-点-轴-带”人居环境空间规划模型,其本质是一种适应性空间配置策略(第7章)。最后,论文对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的理论框架、技术方法体系和实证结果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关于山地人居环境研究和建设的10条基本规律(第8章)。 总体而言,信息图谱是一种表达外部识别性的系统认知模型,(山地)人居环境是信息图谱的表达对象。对人居环境的认知即为理论,信息图谱的构建机制即为技术、对两者的分析及综合的步骤即为方法,三者实为一体,而该“一体”即是人居环境信息图谱。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赵万民;汪洋;;山地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理论建构与学术意义[J];城市规划;2014年04期
2 汪洋;赵万民;;人居环境研究的信息论科学基础及其图谱意象系统[J];地理学报;2012年02期
3 石建平;复合生态系统信息图谱的研制[J];地球信息科学;2004年02期
4 何莺;;浅谈图谱的设计与制作——以中班健康活动《会变暖的衣服》为例[J];新课程(下);2014年08期
5 杨大伟;周刚;卢记仓;宁原隆;;基于知识表示学习的知识图谱补全研究综述[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1年05期
6 ;元宇宙公司图谱[J];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03期
7 马小兰;;知识图谱在金融风控领域的应用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0年24期
8 单佩佩;;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推荐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年36期
9 朱超宇;刘雷;;基于知识图谱的医学决策支持应用综述[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20年12期
10 赵东明;田雷;刘静;石理;;电信运营商知识图谱智慧运营管理系统[J];中国新通信;2021年01期
11 王晓航;宋宇鹏;李海涛;李丹;钟闻宇;揣小龙;郑永春;;人参知识域可视化信息图谱的研究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年01期
12 ;中国智慧医源企业图谱[J];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Z1期
13 张美璟;;知识图谱在犯罪情报分析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21年04期
14 胡宸恺;魏鑫;姜国强;李发强;金玉舜;;基于百科数据的林业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0年10期
15 吕品;贺云艳;许嘉;莫晓琨;;面向教育的中文知识图谱自动构建技术[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04期
16 李艳茹;周子力;倪睿康;马腾;高书林;王彦冰;;基于知识图谱的学科知识构建[J];计算机时代;2021年04期
17 程开原;姚俊萍;李晓军;王伊靖;;时态网络中知识图谱推荐:关键技术与研究进展[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2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晶;;知识图谱与数据应用-智能推荐[A];数字中国 能源互联——2018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8年
2 黄薇;;知识图谱应用于学科知识服务初探[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著名图书馆学家--金云铭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陈毓芬;廖克;;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的设计与提炼[A];地图学与GIS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冯秋菊;刘军;;《文身图谱》及其在傣族文身技艺传承中的作用[A];服装历史文化技艺与发展——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服装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5 朱琳;;巧借“音乐图谱” 绽放“生本”之花——浅谈行知理论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指导[A];2016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报告文集[C];2016年
6 李金湖;陈坤;;构建基于图数据库的电力知识图谱[A];第二届智能电网会议论文集[C];2018年
7 吴浪韬;肖亚奇;梁雄;罗征;胡振中;;基于知识图谱的机电逻辑关系检索[A];第五届全国BIM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8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扫描图谱代表我的心[A];科学媒介中心2015年推送文章合集(上)[C];2016年
9 吕建坤;李志华;张亚伟;;呼吸图谱监测活性污泥系统处理能力[A];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9年
10 杨强;;基于知识图谱的核电设备知识平台建设[A];数字中国 能源互联——2018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8年
11 魏巍;邵蓉;郑绯;;知识图谱视角下药事管理学科10年关键词分析[A];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12 许仕伟;周辛南;梁晔;王海燕;刘金岭;周小鹤;席文杰;张竞文;邱凯义;;基于知识图谱的农村营销移动作业微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A];第三届智能电网会议论文集[C];2018年
13 李祖文;范萍;孙忠清;钟春梅;汪之顼;;回顾性膳食调查辅助食物图谱对促进食物估重效率作用的评价[A];妇幼人群膳食评价互联网+技术应用研讨班资料汇编[C];2016年
14 金殷玉;曹玲;;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应急管理研究可视化分析[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5 潘斌;;新经济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演化研究——以宿迁市泗洪县官塘村为例[A];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小城镇[C];2018年
16 李思;曹子璇;;以提升人居环境为目的的老旧小区道路系统改造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家属区为例[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1年
17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刘珂秀;刘滨谊;;草原传统人居环境营造中的自然智慧初探——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族传统人居环境为例②[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0年会论文集(下册)[C];2020年
18 王钰琳;王华;;简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与对策分析[A];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九)[C];2021年
19 芮盼盼;惠怡安;;基于CiteSpace的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知识图谱分析[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C];2021年
20 吴丹丹;马智超;;资产导向下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研究[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乡村规划)[C];202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汪洋;山地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理论与实证[D];重庆大学;2012年
2 赵宇;知识图谱自动演进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3 王桢;基于嵌入模型的知识图谱补全[D];中山大学;2017年
4 武国胜;福建省生态环境时空格局信息图谱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娇;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综述生成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年
6 郭欣彤;大规模知识图谱的查询处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
7 金山(Kim San);知识图谱的扩展与检错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9年
8 王莉;基于知识图谱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9 盛泳潘;面向知识图谱的学习算法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
10 蒋菲;新世纪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图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1 贾宁宁;面向知识图谱扩充的知识获取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21年
12 陈曦;面向大规模知识图谱的弹性语义推理方法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7年
13 刘伟;人脑三维弥散张量影像数字化统计图谱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4 孙慧波;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效果及优化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15 朱继召;基于表示学习的知识图谱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8年
16 杨欣;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认知[D];重庆大学;2016年
17 马婧婧;中国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8 芮建勋;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景观信息图谱及其模型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9 姜京池;基于医学知识图谱的疾病诊断与健康预测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0 王堃;牦牛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和高原适应的转录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烁琳;基于语义的知识图谱清洗及优化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
2 张进;基于多跳关系问答的知识图谱补全算法研究[D];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21年
3 乔振浩;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系统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4 付晨鹏;知识图谱必要关系判定与开放式补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苏州大学;2020年
5 王哲;面向服务发现的知识图谱匹配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0年
6 胡超杰;基于知识图谱的几何问题自动求解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
7 胡瑾;幼儿园音乐图谱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孙祯华;益阳市百竹园竹类资源信息图谱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9 李雪;企业知识图谱的构建及补全研究[D];青岛大学;2021年
10 卞浩然;食品质量追溯的知识图谱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年
11 张厚源;基于知识图谱的实体间链接预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
12 司佳琪;基于文本增强的知识图谱补全技术研究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20年
13 李光明;初中化学学科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可视化查询系统的实现[D];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
14 陈晨;基于实验研究不同标注方式对医学图谱识别效率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15 谢晓娟;潘怀素《南宋乐星图谱研究》初探[D];温州大学;2015年
16 孙驰;基于微博的知识图谱的构建与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17 刘宾楚;知识图谱中的多元关系挖掘方法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20年
18 屈婷婷;基于知识图谱推理的问答系统设计[D];宁夏大学;2021年
19 程默;基于知识图谱的乳腺肿瘤辅助诊断模型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21年
20 吴杰;以事件为中心的旅游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2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段歆涔;首张人脑超清三维图谱问世[N];中国科学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唐凤;小技术能否绘就大图谱[N];中国科学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王秀洁;创城背后的“民生图谱”[N];日照日报;2012年
4 记者 崔雪芹;世界首张哺乳动物细胞图谱绘制完成[N];中国科学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操秀英;高效运用知识图谱需匹配行业需求[N];科技日报;2020年
6 记者 陆琦;中科院发布《科学结构图谱2017》[N];中国科学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曲晓丽;零食企业构建多维升级图谱[N];国际商报;2019年
8 本报首席记者 杨逸淇 记者 刘力源;哲学如何描绘时代的精神图谱[N];文汇报;2019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韩扬眉;脑连接图谱走向单细胞精度时代[N];中国科学报;2018年
10 本报通讯员 谭润昕;党建引领绘就蓝图谱新章[N];永州日报;2019年
11 本报评论员 彭训文;中国制度图谱清晰绘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
12 记者 张行勇;《细胞》发表史上最全癌症遗传风险图谱[N];中国科学报;2018年
13 通讯员 章咪佳 记者 宋黎胜;世界首个哺乳动物细胞图谱绘出[N];健康报;2018年
14 记者 江耘 通讯员 吴雅兰 柯溢能;世界首张哺乳动物细胞图谱成功绘制[N];科技日报;2018年
15 记者 江南;我国科学家绘制出全球首个哺乳动物细胞图谱[N];人民日报;2018年
16 本报记者 王鲁铨;贵州“图谱”详解大数据如何服务办案[N];贵州日报;2018年
17 本报见习记者 隋明照;知识服务:建立有效认知图谱[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
18 记者 单毅;知识图谱助推大数据产业升级[N];滨海时报;2018年
19 ;重新发现趋势 全球创新图谱[N];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
20 翁敏 记者 蔡茂楷;福建推出全省首张村级金融生态图谱[N];农民日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