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要】:学术交流是活跃学术思想、提升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是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础性活动,也是科学决策的重要源泉。在知识科技对社会发展影响力逐步增大的时期,学术交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日渐频繁,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在促进专业交流、共同解决学科难题、讨论前沿问题等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增长。但必须看到,当前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仍存在许多问题,学术交流整体质量不高。而低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影响着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本文运用管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对学术交流质量及其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对学术交流质量的相关概念、特点、分类方式进行了研究。在对大量关于学术交流的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后,界定了学术交流及学术交流质量的内涵。并根据现阶段主流学术交流的实际状况,总结了学术交流活动的特点。同时,结合已有研究的分类方式,按照组织性、即时性与直接性将学术交流分为会议类学术交流与非会议类学术交流,分别进行研究。
(2)构建了学术交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学术交流相关概念、特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出影响术交流质量的主要因素。以系统性、指导性、可行性、通用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为基本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分类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层指标权重。
(3)分析了我国学术交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其质量的主要途径。根据学术交流相关研究课题中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参考等方式所收集的数据,借助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出了我国学术交流现状及其问题。并剖析深层原因,建议从学术交流内容、学术交流载体、学术交流机制、学术交流环境四个途径来提升学术交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