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隧道初期支护力学分析及参数优化研究

文竞舟  
【摘要】:初期支护作为隧道工程中最为关键的结构和极为重要的承载单元,对其力学模型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隧道及地下工程界的热点问题。但是,初期支护的工程应用远远超前于理论研究,目前对初期支护的力学问题的研究依然没有完全清晰,在很大程度上仍需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同时在隧道工程实践中依然存在潜在风险隐患或过度浪费的现象。因此论文以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IRT1045)和重庆市寸滩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资料收集整理、理论分析、现场监测与测试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问题以及应用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①根据锚固界面层传递界面剪应力的机理,考虑锚杆与围岩间锚固接触界面上变形协调关系,建立了全长锚杆界面剪应力的受力模型,然后将锚杆界面剪应力以体积力的形式引入圆形隧道围岩弹塑性分析中,进而可探讨锚杆支护系统中锚杆受力状态和锚固层界面力学特征以及分析隧道弹塑性围岩介质中的岩体稳定性和支护结构受力机制等问题;并分析了支护时间和锚固层参数对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并结合现场监测锚杆轴力对所提出的锚杆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与验证。 ②通过对隧道喷射混凝土衬砌的支护机理进行研究,探讨了喷射混凝土的支护作用,并根据隧道工程中喷射混凝土的力学特性,由“围岩—喷层支护”共同体的相互作用特点,并考虑喷层与围岩接触界面上变形协调关系,运用复合曲梁理论建立了喷层与围岩结构的复合承载体的力学模型,可分析喷射砼与围岩界面力的影响,进而探讨喷层结构的力学特征和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③根据喷层受到来自围岩的形变压力,将喷射混凝土层视为弹性地基曲梁,将初期支护中喷层结构按弹性地基曲梁进行计算分析,并以量测的围岩与喷层间的接触应力作为边界条件,来推求喷层结构内力的解析解,可研究隧道实际情况下的喷层结构的应力集中部位。 ④通过分析软弱破碎围岩段隧道施工现场钢拱架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的特点和受力特性,建立含有钢拱架和喷射砼的隧道复合初期支护的地基曲梁力学模型,然后运用地基曲梁相关理论,以现场监测获取的钢拱架应力值为基本参数来推求出隧道复合初期支护内力解析式,从而可迅速分析软弱破碎围岩段隧道支护力学性能。 ⑤对软弱破碎围岩段初期支护中锚杆、喷射混凝土和钢拱架联合支护展开分析,根据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特点,研究多种形式的联合支护作用下形成围岩组合拱的承载体力学模型。从围岩—联合支护断面的几何形状上,将系统锚杆形成围岩拱视为支护外拱,喷层与钢拱架则构成支护内层拱,然后将二者间的组合拱应力进行叠加,能够分析考虑锚、喷、钢架联合支护条件下的围岩变形和联合支护结构承载能力的关系,达到分析“锚喷网+钢拱架”联合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以及承载力的目的。并将上述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并且结合数值模拟进行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白永安;粉喷桩与钢筋混凝土护壁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辽宁建材;2005年05期
2 万全;;土钉墙与预应力锚索在深基坑中的复合支护技术[J];广东科技;2007年S2期
3 陆家梁;松软岩层中永久洞室的联合支护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1986年05期
4 李晓芬;;土钉墙与预应力锚索在深基坑中的复合支护技术[J];四川建材;2008年02期
5 刘道明;;信息融合方法在克服不良地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7期
6 祁大鹏;刘熠;姜尊义;;某深基坑复合土钉与止水帷幕联合支护设计[J];山西建筑;2008年24期
7 韦信续;;浅谈预应力锚索与抗滑桩联合支护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能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8 陈静波,邱全洪,卢慈荣;不同土层条件下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05年01期
9 郭院成;李峰;刘建伟;薛艳青;闫锐;;桩锚与土钉联合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分配机制[J];河南科学;2006年04期
10 黄志全;苏静伊;丁浩铎;;深圳市某大厦基坑稳定性验算及支护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7年36期
11 马平;申平;秦四清;刘红岩;;深基坑桩锚与土钉墙联合支护的数值模拟[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3期
12 李德春;吴仁晖;;注浆技术在某地下过街通道工程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10期
13 李亮;;土钉、土层锚杆及其联合应用的比较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S1期
14 肖进;许强;耿冬青;;支护桩和土钉墙对深基坑的联合支护[J];路基工程;2007年03期
15 周建标;彭振斌;;多种支护形式联合支护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年05期
16 徐文松;祝国林;;不良地质条件下巷道支护新方法——钢拱架与锚网喷相结合的联合支护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09期
17 邱宝钢;张波;;深基坑边坡支护技术在鞍山胜利宾馆北小区工程应用[J];辽宁建材;2009年12期
18 刘新文;冯红耀;;高应力软岩巷道成功实现一次支护的实践探索[J];山西建筑;2010年04期
19 张健;张建刚;;复合桩墙支护体系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10年16期
20 鄢常舒;蒋荣君;张仁民;;格栅钢架与模喷混凝土联合支护在国防工程中的应用[J];煤矿支护;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贫志;;联合支护在副井马头门设计中的应用[A];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2年
2 赵祯喜;;浅谈软煤岩地质构造区域支护[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3 任非凡;徐超;谌文武;;南竹加筋复合锚杆承载特征现场试验[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润安;;浅析三道沟煤矿巷道联合支护参数优化[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5 王建勇;余天堂;;某公路隧道初期支护裂缝的处理[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任德明;于海波;;锚网索喷碹联合支护在深部软岩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7 李贫志;;联合支护在中央水泵房施工中的应用[A];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2年
8 陈新年;奚家米;;锚杆(索)作用力学特性分析及让压试验研究[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盛时超;陈荣德;;大平矿特殊形式巷道中的锚、网、支、充联合支护[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曹云钦;吴桂义;骆科林;;大跨高地压破碎巷道支护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竞舟;隧道初期支护力学分析及参数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张选利;柔性注压锚杆锚固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孙冰;不同围岩中锚杆锚固系统的低应变动力响应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4 陈峰宾;隧道初期支护与软弱围岩作用机理及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马海春;锚固洞室抗爆能力现场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王炯;唐口煤矿深部岩巷恒阻大变形支护机理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冲;软岩巷道让压壳—网壳耦合支护机理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8 卫进;深部回采巷道耦合支护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9 曹佳文;充气锚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李健;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支作用机理及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软弱围岩隧道锁脚锚杆(管)支护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陈祥林;公路隧道复合支护结构与高地应力围岩相互作用分析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董嘉;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信号处理及可视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万新通;基于锚杆组群工作荷载无损检测的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徐晨;软弱围岩隧道中锁脚锚杆支护效果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陈菡清;公路隧道初期支护质量检测及评价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吴铭芳;四线铁路大断面车站隧道初期支护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吕丹丹;低频信号的锚杆动态响应特征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岳;大变形隧道长短组合锚杆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10 党超;马鞍子梁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初期支护结构安全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维铁 张飞;翠屏山隧道施工进展有序[N];广安日报;2006年
2 唐修杰;初尝“螃蟹”余味无穷[N];中华建筑报;2000年
3 记者 郑凤岐 通讯员 陈怀军;雁门关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全部完成[N];山西日报;2003年
4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九公司 李天雨;地铁区间初期支护工程渗漏水处理技术[N];大众科技报;2007年
5 杨能兵 周丽 李峰;活跃在施工一线的“群安员”们[N];科技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沈大鸣通讯员 刘伟;打造川气东送管道优质工程[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巨洪波;十天高速公路茶镇隧道左线贯通[N];中国交通报;2010年
8 王俊 李帅 陈亮;一安一撤凸显“唐口速度”[N];经理日报;2009年
9 刘晓娟 王春燕;将精品镌刻在城岭山[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10 本报通讯员 周新民 李佩山;“东风”朔黄抖风流[N];科技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