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NtLEA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摘要】:胚乳后期丰富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s,LEA蛋白)是一类在种子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聚集的蛋白质。LEA蛋白是一类多家族蛋白,并在生物界广泛分布。LEA基因除在正常种子发育后期丰富表达外,高盐、干旱和冷害等环境因素及脱落酸(ABA)等植物激素也可诱导一些LEA基因在叶片、根等植物营养器官中表达。研究表明,LEA蛋白与植物抗逆密切相关,LEA基因的过表达能提高受体植株的耐盐、耐干旱能力。烟草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植物,普遍用于研究其他植物的LEA基因的功能,但其自身的LEA基因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随着烟草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挖掘信息,研究烟草LEA基因,探索其功能,对植物抗逆基础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并有望通过遗传育种手段提高烟草的抗旱耐盐性。本研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分子克隆手段从烟草中克隆到一个LEA基因,命名为NtLEA1,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逆境胁迫的表达分析和转基因烟草植株表型分析,来初步探索NtLEA1基因的功能,主要工作内容及成果如下:
①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用番茄的LEA基因序列同源检索烟草EST数据库,EST序列拼接得到预测的烟草LEA基因,通过分子克隆获得目的基因的ORF编码区序列,总长度为501bp,GC含量为51.5%,与番茄LEA基因序列相似度达78%,命名为NtLEA1基因。该基因编码166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7.3551kD,等电点为8.62,不稳定系数为15.71,亲水性总平均值为-1.103。保守结构域预测NtLEA1蛋白含有7个串联重复的11-氨基酸保守基序,属于第三组LEA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tLEA1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结构为主,具有高亲水性和热稳定性。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NtLEA1基因上游序列中含1个胚乳表达元件(Skn-1motif)、2个ABA应答元件(ABRE)、1个MeJA响应元件(CGTCA-motif)、1个水杨酸响应元件(TCA-element)、1个高温胁迫应答元件(HSE)、1个干旱应答元件(MBS)及2个光调控元件(Box4)。
②半定量PCR分析表明NtLEA1基因的表达受PEG模拟干旱胁迫、ABA、盐胁迫的诱导,几乎不受冷胁迫的诱导,其中受盐胁迫诱导最为强烈,由此推断NtLEA1基因与烟草抗逆相关。
③为进一步探索NtLEA1基因的功能,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由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XSN-NtLEA1,并由根瘤农杆菌LBA4404介导通过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经抗性筛选、35S启动子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t的PCR鉴定及相对荧光定量PCR分析确定获得了NtLEA1过表达转基因株系(OEX-L1~L4)。
④T_0代NtLEA1过表达烟草植株抗盐性分析表明:1.5%NaCl溶液胁迫处理培养12天后,转基因株系(OEX-L1~L2)叶片仍较饱满,颜色翠绿,而对照植株(WT)叶片开始发黄萎缩;120mm/L NaCl胁迫培养20天,NtLEA1过表达株系(OEX-L2)组培苗的生根率(80%)高于野生型对照株系的生根率(60%);1.5%NaCl溶液胁迫3d后,过表达植株(OEX-L2)和对照植株(WT)幼苗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均较处理前有所下降,但转基因植株的下降率(16.3%)明显低于对照植株(28.6%),由此推断NtLEA1基因的过表达提高了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抗盐能力。
|
|
|
|
1 |
胡堃;崔福斋;徐莉;王恒樑;黄留玉;;新型促细胞粘附重组人源性胶原的原核表达及功能性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年08期 |
2 |
赵明;任彩萍;杨红;蒋星军;曾英;王磊;周文;祝斌;冯湘玲;姚开泰;;人胚胎干细胞和拟胚体基因表达谱的初步分析[J];生命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
3 |
周苹;叶永青;郑泌露;吴新华;陈家森;;烟草和元麦叶肉原生质体种内电融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4 |
王瑞刚,徐萍,李高,张子义,王彦,吴自荣,王水平;枯草芽孢杆菌纤溶酶基因在转基因烟草组织中的分泌表达[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7期 |
5 |
何玉池;陈俊义;郭荆哲;孙蒙祥;杨弘远;;一个高频率的活体-离体胚胎发生研究系统[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6年01期 |
6 |
金磊;周冀衡;杨虹琦;;烟草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7年06期 |
7 |
王卓;刘学群;刘新琼;周杰;王春台;;新烟草糖基转移酶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诱导[J];湖北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
8 |
孙翊;李慧;王亮生;戴思兰;;一种快速有效分析烟草花冠中花青素苷的方法[J];植物学报;2011年02期 |
9 |
谈冰畅;;农杆菌介导ThNHX1基因转化烟草的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7期 |
10 |
胡适宜;李乐工;朱澂;;烟草生活胚囊及胚囊原生质体的分离[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5年04期 |
11 |
胡承明;;从烟草中提取蛋白质[J];世界科学;1987年12期 |
12 |
李立人,缪有刚,李粹芳;烟草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及其大、小亚基改进的分离纯化方法[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90年04期 |
13 |
周平,潘乃 ,刘春清,陈章良;外源甜蛋白THAUMATINII基因转入烟草的研究[J];植物学通报;1994年04期 |
14 |
陈永宁,李文安;D-色氨酸对烟草花柄外植体花芽分化的影响(简报)(英文)[J];实验生物学报;1995年01期 |
15 |
陈晓虹;烟草可生产抗癌疫苗[J];科技信息;1999年08期 |
16 |
孙雷心;日本烟草与英国Astra Zeneca共建合资企业[J];生物技术通报;2000年01期 |
17 |
杨雨晗,韩善华,陈维群;烟草类根瘤中ATPase的活性变化及分布特性[J];实验生物学报;2003年04期 |
18 |
娄晶,赵黎明;烟草类消费价格指数预测模型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9 |
祖元刚,刘英,郭晓瑞,孟庆焕,祁长青,姜洋;烟草叶片愈伤组织BECTLINⅠ基因的表达(英文)[J];植物研究;2005年04期 |
20 |
陈耕云;石贵玉;徐美燕;廖文雪;;重金属Cr~(6+)对烟草组织培养的影响[J];河池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