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热力荷载下功能梯度材料板的安定性分析及优化
【摘要】:稳定性和完整性是许多承受塑性变形的零部件和结构设计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机器或结构的工作状态,而且关系到由于结构和部件的失稳而导致的灾难性事故,因此对使用在高温高强度下的功能梯度材料结构的安定分析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因功能梯度材料微观组成和性能沿其厚度方向连续变化,其材料性能的描述方法对研究其力学行为有较大影响。本文在假设功能梯度材料板由线弹性颗粒相材料和各向同性弹塑性基体相材料制备的基础上,分别由一个指数函数分布模型和分段指数函数分布模型描述其材料性能的变化,采用Bree研究核燃料容器的方法分析了受到循环热―机械载荷作用的功能梯度材料板的安定性能,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板中颗粒相体积分数的分布。论文主要工作如下:
①基于内时本构方程、静力安定定理和运动安定定理,采用一个指数函数分布模型描述功能梯度材料板的材料性能,借助Bree板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其安定分析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方法对一个简单的功能梯度材料板进行了详细的安定分析,并与其等效均匀材料板的安定分析结果做了比较。
②借助Eshelby求解的一个椭球形区域点内点外的应变场,推导出颗粒之间的局部相互作用并与基于简单机械模型得到的材料组成相的弹塑性本构关系结合,建立了功能梯度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可用于预测功能梯度材料板中任一点的等效材料性能和其弹塑性响应。
③采用分段指数函数分布模型描述功能梯度材料板的材料性能变化,推导出采用此模型后的安定分析的分段模型。以Al/SiC功能梯度板为例,将其分为20层且每层上下表面处的材料性能采用考虑颗粒之间局部相互作用的细观力学模型预测,通过数值方法对板进行安定分析。
④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以功能梯度材料板处在安定状态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温度增量为目标,以板中所含颗粒的总体积百分比不变为约束条件,由Matlab语言编写出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子程序,借助Matlab软件中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对所提出的板中颗粒体积分数分布函数进行优化,得到所优化参数满足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对优化后的板进行安定分析得到相应的安定区域,并与未优化时的板的安定区域比较,并给出各安定边界上典型载荷点对应的板的应力分布进一步分析优化结果。
|
|
|
|
1 |
张双寅;功能梯度材料裂纹能量释放率[J];力学与实践;2003年01期 |
2 |
吕运冰,张开银,肖金生,温冬生;陶瓷/金属功能梯度材料圆筒的热应力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9年04期 |
3 |
黄小林,沈惠申;热环境下功能梯度材料板的自由振动和动力响应[J];工程力学;2005年03期 |
4 |
王刚锋,亢一澜;功能梯度材料的断裂与屈曲驱动断裂的简化分析[J];工程力学;2002年01期 |
5 |
马连生,欧志英;剪切变形对FGM圆板轴对称屈曲的影响[J];应用力学学报;2004年02期 |
6 |
杨科;王璠;;功能梯度圆柱壳的屈曲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2期 |
7 |
王保林,杜善义,韩杰才;功能梯度材料的热/机械耦合分析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1999年04期 |
8 |
李春雨,邹振祝,段祝平;正交各向异性功能梯度材料反平面裂纹尖端应力场[J];固体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
9 |
陈宜周;林筱云;;边缘固定的功能梯度材料板条的共线裂纹问题[J];力学季刊;2006年01期 |
10 |
刘俊俏;王彩凤;董淑转;;指数型功能梯度材料平面问题应力场通解[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21期 |
11 |
刘俊俏;王彩凤;董淑转;;功能梯度材料平面I型裂纹尖端应力场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12 |
戴保东;梁清香;王灵卉;;功能梯度材料的点插值无网格法[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13 |
宿星亮;高原文;;一维功能梯度材料声子晶体弹性波带隙研究[J];功能材料;2010年S2期 |
14 |
毕贤顺;程靳;;功能梯度材料反平面裂尖应力场的非局部解答[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
15 |
于淼;盖秉政;吴建峰;;动载荷作用下功能梯度板中SIF的数值计算(英文)[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
16 |
姚河省;黄志权;李建宝;杨自学;;正交各向异性功能梯度材料板Ⅰ型裂纹应力、应变分析[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17 |
田建辉;韩旭;孙小卫;;基于混合数值法的功能梯度材料板瞬态热响应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08年04期 |
18 |
钟玉华;;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的线性热弹耦合振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06期 |
19 |
刘俊俏;段惠琴;董淑转;;指数型功能梯度材料平面问题热应力通解[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19期 |
20 |
何建璋;赵金峰;;功能梯度材料板中弹性波的传输系数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