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林檎叶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其提取物的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卢静  
【摘要】:本文对尖嘴林檎叶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对主要成分进行了各种色谱分离并对所得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的鉴定,优化了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林檎叶总黄酮的工艺,测定了林檎叶粗提物及部分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的抗菌抗氧化活性,以期找到林檎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活性成分,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①文献表明林檎叶具有较好的抗菌、抗氧化、抗肿瘤以及保肝的作用,但目前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少,仅通过化学定性实验证明含有大量的黄酮、萜类、有机酸、甾体类及皂苷类化合物。首次对干燥林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提取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并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齐墩果酸(3),熊果酸(4),阿江酸(5),白杨素(6),根皮苷(7),三叶苷(8),isoetin5′-glucoside(9)。所有化合物都是第一次从林檎叶中发现,其中,化合物5为第一次从苹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第一次从蔷薇科植物中发现。根据实际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的量计算(化合物的质量/干燥叶的质量),推测根皮苷(约5.3‰)与三叶苷(约3.3‰)为尖嘴林檎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一定的植物分类学意义。 ②本文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林檎叶总黄酮,考查了吸附时间、吸附量、吸附温度、解吸时间及解吸乙醇浓度等因素。在最优条件下,林檎叶总黄酮的纯度高达91.77%,富集率为75.26%。为林檎叶总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③本文选择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了林檎叶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及杀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林檎叶总黄酮对这三种细菌的抑菌活性及杀菌活性均强于林檎叶90%乙醇粗提物。因此,林檎叶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起抗菌作用的活性成分,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总黄酮也是有一定意义的。此外,本论文还结合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及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这两种方法对林檎叶粗提物,总黄酮以及分离得到的黄酮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试,其中林檎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明显强于初提物,化合物isoetin5′-glucoside表现出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对照品维生素C)。本实验为其今后有望开发成为一种对人和动物健康有益的,便宜、天然、可食用的抗氧化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代替食物中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


知网文化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