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异质性劳动力、就业匹配与收入差距

熊婕  
【摘要】:中国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显性增加。相反,在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市场问题日益复杂。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不再表现为单一的失业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体现为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同时,在大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市场异质性和劳动力异质性特征日益突出,一方面导致劳动力与岗位之间匹配过程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导致不同行业、地域和学历的劳动者收入差距扩大。在经济发展日益多元化和专业化的今天,传统经济学方法中劳动力同质性的假设已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边际分析方法和均衡分析方法,仅从劳动力数量研究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性显得局限。因此,本研究认为,解决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问题,首先应当尊重劳动力异质性的客观现实。在劳动力异质的前提下,揭示劳动力市场非均衡背后的影响因素,提高劳动力与岗位匹配的效率和分配方式的效率。 从内容和方法上看,本研究首先从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分析了当前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现状。通过劳动力质量与数量的偏态分布图揭示了劳动力供需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国家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调查数据反映出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对学历要求的差异。进而,本研究对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利用VES生产函数和技能溢价理论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差异问题、收入差距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图形解读,并通过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针对供需不均衡和收入不均衡,本研究详细的论证了异质性劳动力与岗位的匹配、以及与收入的匹配模型。一方面,利用拓展的DMP理论将异质性劳动力和岗位的匹配过程模型化:把劳动力异质性作为变量引入搜索匹配模型,并内生化教育变量,通过最优规划、博弈论、校准分析和生存事件分析方法,论证劳动力与岗位的匹配机制。另一方面,根据劳动力的异质性特点和行业、区域等市场异质性特点,建立包含人力资本价值风险和贡献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并通过门槛面板模型对人力资本的贡献进行权重赋值,计算不同学历、职位、行业、区域和年份的劳动力价格。 从理论和实证的分析结果看,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教育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劳动力供给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是“民工荒”的主要原因;而资本对异质性劳动力的互补性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技工荒”的原因。在影响劳动力供需的相关因素的制约下,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均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由于劳动力的异质性,我国资本投入对技能性劳动力产生互补作用,而对非技能性劳动力产生替代作用。在二元经济的背景下,导致劳动力市场面临非充分就业前提下的结构性供需差异问题。实体经济中,“用工荒”和失业问题谁更严重取决于行业技术进步的压力与劳动者异质性之间的博弈。资本深化的过程加快了供需结构差异的扩大,资本投入恰巧填补了经济转型中人力资本的缺口。其次,从劳动者的收入差距看,因为异质性劳动力与资本之间存在互补和替代的关系差异,要素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行业收入的收敛水平。但并不说明,一味提高所有行业的高学历劳动力就能实现行业间的收入收敛。相反,由于要素对收入收敛的贡献受限于行业异质性和市场需求,行业之间劳动力异质性的存在反而能够缩小收入差距。而在行业内部,劳动力的同质化有助于行业的专业化发展。同时,高等学历劳动力利用效率较低,导致技术密集型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扭曲成劳动密集型类型,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本研究的贡献在于所有论证均放松劳动力同质性的假设,详细的分析异质性劳动力与资本的替代和互补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来解释劳动力供需差异和收入差异,使理论分析和实证更能合理的反映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并且从劳动力异质性等微观角度提出劳动力与岗位的匹配、劳动力与收入水平的匹配机制,更能针对当前的市场矛盾,从劳动者就业、行业发展和人口发展三方面合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此外,综合考虑劳动力的异质性差异和市场的异质性风险,从异质性劳动力对产出贡献的权重差异,构建较为易于操作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也是本文的贡献之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永芬;;异质性劳动的分析和数学逻辑环境下的经济学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12期
2 孙立平;;异质性社会·政治整合·政治稳定[J];学习与探索;1990年06期
3 曾祥耿;;崇德与爱智——中西文化精神比较[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王郑敏;;诗与画的同质性与异质性[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焦斌龙;孙晓芳;;劳动力异质性及其流动——兼论我国劳动力从自发流动向自主流动转变[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9期
6 蔡荣;李丰;胡应得;;成员异质性对集体行动的影响——来自村落共用设施和资源管理的研究证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7 钟陆文;;人的异质性假设及其经济学阐释[J];求索;2006年02期
8 陈丹;自由在异化中的解体与重塑[J];学术探索;2003年S1期
9 郑梅莲;程丹;;独立董事团队异质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姚春序;项小霞;倪旭东;;团队内隐异质性:内涵拓展及其效能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2期
11 梁茂春;论族群内部的异质性:以广西大瑶山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2 陈勇勤;经济变动所包含文化因素的同质性和异质性问题——以东北亚中国、韩国、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现象为例[J];南都学坛;2005年02期
13 周建国;;同质性还是异质性?——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一种解释[J];社会科学家;2009年12期
14 单嘉量;不同运动形态间的异质性和可还原性[J];兰州大学学报;1981年01期
15 御园生;关于日本经济社会的“异质性”——兼论日美结构问题协议[J];日本问题研究;1994年02期
16 张式恩;;劳动力的异质性与城乡劳动力转移[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7 龚文海;;大学生异质性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发展机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8 宋妍;晏鹰;;社区共享资源自发供给的异质性效应分析[J];软科学;2011年11期
19 周敏;;异质性心理原理及其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20 丁凯;王晓畅;;欧盟经济制度异质性整合及对我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亮;;电信企业集团子公司资源异质性与横向比较[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兴琨;丁桂凤;;团队异质性、冲突对团队合作学习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宋妍;晏鹰;;社区共享资源自发供给的异质性效应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赵建;;异质性信念作用下的证券价格:以两信念均衡模型为例[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欣;张景焕;;异质性、组织支持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李涛;刘玉灿;;集体行动中异质性个体的决策机制——基于住宅小区调查的实证研究[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戴昆;钟文勤;胡德夫;姚军;;荒漠啮齿类共存机制与环境异质性[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高越;李荣林;;异质性、分割生产与国际贸易[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9 赵果庆;;产业异质性、FDI产业溢出效应与中国产业增长[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10 靳栋梁;张明敏;党勇;鲁效庆;郭文跃;;表面异质性对甲烷在多孔碳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7分会: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婕;异质性劳动力、就业匹配与收入差距[D];重庆大学;2014年
2 陈策;异质性厂商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和政策支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林高榜;创新异质性与中国技术进步[D];浙江大学;2012年
4 宋妍;基于偏好异质性的共享资源捐赠水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玉连;基于异质性的共享资源治理过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6 李春顶;异质性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史冬梅;复杂网络上的合作涌现空间公共品博弈中的异质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张文军;羊草克隆整合对碱环境异质性的响应[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9 吴昊旻;产品市场竞争与异质性风险:理论模型和实证[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李芬;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理论与实证[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杰;居民通胀感受异质性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
2 柳琳;高管异质性对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效果影响的实证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3 胡彬;个体异质性对环境物品自愿供给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4 谢敏明;中小企业高管异质性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彭原;异质性劳动的数理经济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6 王娜;从《祈祷的螳螂》译文论外国文学翻译的异质性和可读性[D];复旦大学;2012年
7 段亚鸽;创新异质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8 徐一鸣;董事会异质性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9 李云彩;企业团队成员价值观异质性、冲突与知识共享关系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10 朱芸;产品异质性与竞争优势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方付建 汪方芳;异质性消费需求呼唤差别化公共服务[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李国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异质性和经济摩擦对国际生产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张月云 整理;定量研究应考虑个体异质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李少豪(作者单位:蚌埠制线厂);试论企业的品牌战略[N];安徽经济报;2006年
5 第二军医大学人文社科部 杨威;异质性好比炽热流淌的熔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独立学者 柳五;被反感的“散伙饭”是一种社会病[N];东莞日报;2010年
7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杨守涛;协商民主需要何种文化基础[N];团结报;2014年
8 东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2011年国际贸易前沿研究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湖北 张小明;舍本逐末 大学生创业最大的软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