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动态讯息间接测量法的多种工况分析研究
【摘要】:通过对桥梁结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的检测,对比前后模态参数的变化,能对桥梁结构的损伤情况作出合理的工程判断依据。传统的桥梁模态参数测量方法需将传感器直接安置在桥梁表面,故称之为直接测量法。由杨永斌教授团队于2004年首次提出的桥梁动态讯息间接测量法,利用安装在量测车上的传感器获取车辆过桥的动力响应,也能识别桥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信息,且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经济等优势。在桥梁间接测量法车桥互制作用响应解析解的推导中,对量测车采用了无阻尼、匀速、单自由度质点的模型假定。本研究利用Matlab有限元软件,以车桥互制单元(VBI单元)为基础编写车桥模型响应程序,从数值模拟的角度出发,分别考虑车辆阻尼、车辆非匀速行驶、以及采用双自由度量测车模型等三种参数工况,分析车桥动力响应出现的变化及现象,研究上述三种参数工况对桥梁间接测量法测量效果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有:(1)提出利用汉宁窗函数和带通滤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截取桥频分量响应,汉宁窗的使用抑制了谱泄漏效应对高阶桥频分量的影响,使得在较高驱车速度下,也能获取精度较高的高阶桥梁振型,基本解决了原有研究中需在低速行驶下的条件限制。(2)提出桥频分量响应的瞬时振幅曲线采用t时刻下车在桥上的位置x作为变量,则瞬时振幅曲线无论是匀速行驶或非匀速行驶,均可以代表桥梁的各阶振型,扩充了瞬时振幅曲线理论公式的物理内涵,解决了原有研究中需保持匀速行驶的条件限制。(3)从理论上研究了考虑量测车阻尼、量测车非匀速行驶、采用双自由度量测车模型等三种工况因素对桥梁间接测量法的影响,所获得的现象和结论为桥梁间接测量法的试验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与参考。
|
|
|
|
1 |
;隧道位移非接触量测及分析系统[J];铁路技术创新;2004年02期 |
2 |
曾鼎华,张永兴,阴可,陈建功;三角形量测法在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年05期 |
3 |
王法欣;;隧道量测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09年04期 |
4 |
相年德,王世缨,于尔铿;伪量测在不良数据估计识别法中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
5 |
赵荫深;量测结构动力特性的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87年03期 |
6 |
王韦,蔡金德,吴持恭;三维水流均匀加糙床面切力的量测与计算[J];水利学报;1990年09期 |
7 |
范志斌;燃料发热量测定法解析[J];河北电力技术;1992年03期 |
8 |
张涛,郑杰;坡度、角度量测仪在公路中的作用[J];河南交通科技;1994年05期 |
9 |
赵才顺;运用量测监控技术预测隧洞塌方[J];建筑安全;2005年08期 |
10 |
赵海天,相年德,王世缨,张伯明;多不良数据的相关量测检测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0年06期 |
11 |
王盛起,丛树勤,郭荣欣;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简便间接测量法[J];高电压技术;1995年04期 |
12 |
罗伊L·斯雷特
,梦乡;随机多假设跟踪的最大似然法[J];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1998年09期 |
13 |
刘艳巍;杜明义;李石磊;刘函仲;;可量测牌匾标识的生成方法与应用研究[J];城市勘测;2013年06期 |
14 |
朱建宇;鄢志辉;;回归分析在隧道量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5 |
刘广一,于尔铿,夏祖治;量测偏差的检测与辨识[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1年03期 |
16 |
高亚静;张占龙;吴文传;郭昆亚;;配电网量测配置评估及优化[J];中国电力;2014年07期 |
17 |
田远平,聂智平;公路隧道量测在梅岭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1998年01期 |
18 |
闫小喜;韩崇昭;李威;连峰;;拓展目标量测集合分割算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
19 |
赵长山;秦永元;王献忠;游金川;;基于间接量测的卫星相对导航[J];宇航学报;2008年03期 |
20 |
王辉;唐义满;;明堂山隧道地应力量测及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2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