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与惯性测量组合定位的车载终端系统设计
【摘要】:车载终端定位主要依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包括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无论是GPS还是BDS,在卫星信号良好的情况下,均能提供高精度长时间的定位信息,但GNSS都对外部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在一些常见的特定环境,比如高楼群、高架桥、隧道、地下车库等,容易因卫星信号受阻造成可见星目数不足,甚至导致定位失败。相比之下,惯性测量单元(IMU)不需要借助外源信息就能解算出载体姿态,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由于惯性器件存在测量误差,这种误差进入定位解算时会随时间累积。卫星与IMU的组合定位系统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车载终端在特定环境下因卫星信号受阻造成的定位问题,还有效降低了IMU累积误差。因此,研究与设计基于卫星与IMU组合定位的车载终端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卫星定位技术和IMU分别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车载终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整体设计方案,然后选用A9G模块作为终端微处理器完成了基于卫星与IMU组合定位的车载终端设计,组合定位成功解决了车载终端在特定环境下因卫星信号受阻造成的定位问题,A9G模块替代了传统设计方案中的单片机、网络通信模块和定位模块,不仅能保证车载终端功能的完整性,还能降低成本、简化硬件电路复杂度、缩短开发时间和最大程度上减小车载终端尺寸。然后,本文详细介绍了车载终端的功能实现和卡尔曼滤波算法在车载终端中的实现过程,并对车载终端的关键功能和可靠性进行了测试和评估。最后,对本文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总结,论述本文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并在总结的基础上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
|
|
|
1 |
易娇;廖胤齐;;浅谈三星组合定位技术在大面积1∶500地形图测量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17年03期 |
2 |
李杰;;基于组合定位的下一代列车自主定位系统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年11期 |
3 |
郑铎;田彦;王志强;;组合定位法在经皮肾镜取石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27期 |
4 |
韩逸飞;;北斗组合定位技术概论[J];电子技术应用;2013年12期 |
5 |
张春熹;李森;陈光建;;光纤陀螺惯性测量组合的数字温控系统设计[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8年05期 |
6 |
张斌珍;宋志平;李建钊;;微型惯性测量组合的构成及标定技术[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1期 |
7 |
丁衡高;微型惯性测量组合[J];仪器仪表学报;1996年S1期 |
8 |
张博;王雪梅;陈昊明;;微惯性测量组合安装误差标定方法研究[J];航天制造技术;2007年01期 |
9 |
丁衡高,章燕申,马新宇,张斌;微型惯性测量组合的关键技术[J];仪器仪表学报;1996年S1期 |
10 |
冯磊;王宏力;周志杰;司小胜;邹红星;;基于状态空间的惯性测量组合剩余寿命在线预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
11 |
丁衡高;微型惯性测量组合[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996年01期 |
12 |
杜凯;吴永亭;梁文彪;李治远;胡俊;豆虎林;;一种深海拖曳系统稳健可靠的组合定位方法[J];海洋科学;2018年12期 |
13 |
谷宏强;袁亚雄;摆卫兵;;捷联惯性测量组合快速位置标定[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14 |
解旭辉,刘危,张明亮,李圣怡;微惯性测量组合关键技术与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02年02期 |
15 |
沙聪雪;;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组合定位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年21期 |
16 |
丛佃伟;许其凤;董明;;摄影/惯导组合定位技术在GNSS动态定位性能测试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5年03期 |
17 |
冯波;谷宏强;李斌;;惯性测量组合快速测试方法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01期 |
18 |
龙达峰;陈银溢;;微惯性测量组合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4期 |
19 |
任大海,尤政,顾启泰,毛刚,董斌;一种用微型惯性测量组合进行三维位置测量的方法[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1年10期 |
20 |
徐苛杰,陈明,刘宗玉,潘金艳;微惯性测量组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5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