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290含油混合物在水平微肋管内沸腾换热及流阻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
本论文在参考研究国内外有关制冷工质、替代制冷工质及其含润滑油混合物在水平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丙烷(R290)与润滑油Suniso 3GS的混合物的饱和温度、水平微肋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及压降进行了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实验的工况范围:含油率ω=0.43﹪-5.28﹪,质量流率G=40-220,蒸发温度-5℃、0℃、+5℃,试验段入口干度为0.1-0.18,出口干度0.8-0.95。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理论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① 天然制冷剂R290含油混合物的饱和温度高于相同压力下纯工质的饱和 温度,这个温度差,也就是本文中提到的所谓制冷剂含油混合物的过热温度随混合物质量含气率、含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饱和压力对过热温度的影响不大(含油率0.43﹪-5.28﹪)。
② R290含油混合物在水平微肋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表明:
a) 随着质量流率的增加,含油混合物微肋管内的沸腾平均换热系数增加。
b) 不同含油率下,沸腾平均换热系数随质量含油率的增加而增加。
c) 同一含油率下,蒸发温度对平均换热系数影响不大。
③ 由于制冷剂含油混合物过热温度的存在,使其具有两种不同的饱和温度的定义,一种是所测实际温度,另一种是所测压力对应纯工质的饱和温度,论文中对这两种饱和温度定义下的沸腾平均换热系数进行了比较,发现后者大于前者。
④ R290含油混和物在水平微肋管内沸腾换热的压降实验表明,在含油率范围0.43﹪-5.28﹪内,润滑油浓度的增加对混合物沸腾换热压降的影响不是很大
|
|
|
|
1 |
吴晓敏,王晓亮,王维城;水平新型微肋管内流动冷凝换热及流阻特性[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2 |
董茂林,童明伟;HC290含油混合物水平微肋管内的流动凝结压降[J];化工学报;2004年01期 |
3 |
王跃社,白博峰,陈永利,Hiroshi HONDA;水平微肋管内基于分层流流型的沸腾传热理论模型[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
4 |
吴晓敏,王晓亮,王维城;水平微肋管内流动蒸发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2003年09期 |
5 |
王伟民,边秀房,秦敬玉,鲁典照;Al-Si 16%合金的过热温度与结晶行为[J];机械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
6 |
严嘉,童明伟,杨鹏;HC290含油工质在水平微肋管内沸腾换热特性及压降的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05年01期 |
7 |
温长礼;过热温度较高的水蒸汽对传热设备的影响[J];氯碱工业;1998年01期 |
8 |
吴晓敏,朱竞飞,王维城;小热管强化传热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
9 |
王跃社,周芳德,本田博司;基于微肋管的微沟槽表面薄液膜沸腾理论模型[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
10 |
毛海椿;;清除过热管水垢对提高过热温度的影响[J];机车车辆工艺;1965年02期 |
11 |
刘有延;陈代森;陈宗蕴;;混合向列相液晶过热温度的三参数展开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2期 |
12 |
王盟;范广铭;孙中宁;;微肋管强化传热及优化设计[J];石油化工设备;2011年04期 |
13 |
郑钢;宋吉;吴晓伟;;微肋管结构对管内冷凝换热影响的研究[J];制冷与空调;2007年02期 |
14 |
王跃社;白博峰;Hiroshi HONDA;;水平微肋管内基于气液环状流流型的沸腾传热理论模型[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S1期 |
15 |
李晓伟;孟继安;陈泽敬;李志信;;微肋管及强化微肋管换热和阻力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
16 |
熊高鹏,欧阳薪萍;强化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研究现状[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5年03期 |
17 |
吴晓敏;李辉;龚鹏;王维城;李瑞霞;;水平微肋管内蒸发及冷凝换热性能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3期 |
18 |
罗昔联;王沣浩;孟祥兆;吴志勇;;R22和R407C在水平微肋管内冷凝传热与压降的性能分析[J];制冷与空调;2006年06期 |
19 |
曲行丽;阎昌琪;范广铭;;微肋管单相对流强化换热数值模拟[J];应用科技;2009年04期 |
20 |
范广铭;孙中宁;朱升;;微肋管单相对流换热实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