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用增压器性能研究
【摘要】:
本课题是以目前运营中的引进增压器VTC254为基础,针对我国铁路内燃机车的特点,为解决西部高原内燃机增压的需要和我国铁路机车不断提速的需要,对我国目前的主营机型16V280柴油机匹配的增压器,特别是对压气机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一种全新的压气机叶轮技术和概念,这种技术将传统的导风轮和压气机分开设计、单独加工改为整体设计、整体加工的单体叶轮;从增压器与柴油机配机计算所得出的基本参数出发,通过对压气机进行热力计算,确定压气机的基本结构参数;再对叶型以及叶轮轮廓与叶轮罩壳的配合间隙进行优化,对新设计的压气机进行喘振和堵塞分析;通过增压器平台性能试验,验证了新设计的压气机的性能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达到了提高增压器的整体性能水平的目的;通过增压器与柴油机配机试验、以及增压器用于高原条件下的牵引试验,验证了新设计的压气机不但具有高效率,还改善了高效率区的流量分布,使牵引特性线贯穿高效率区。
从分体叶轮到整体叶轮,在工艺水平上已具有较好的基础,前倾后弯叶轮设计中的较大前倾角通过五轴联动铣床实现。新型号的叶轮能有效减少分流损失、潜流损失、摩擦损失、鼓风环流等损失,能有效提高压气机的效率、柴油机的性能水平,改善经济运营指标。该产品自研制成功到目前,已有300多台投入运行。特别是在高原地带,装用这种增压器后,能使柴油机功率少修正或不修正,较好地满足了铁路内燃机车在西部高原条件下的增压需要。
|
|
|
|
1 |
;气动与液动[J];重型机械;1974年03期 |
2 |
安鼎一;废气涡轮增压器早期损坏原因分析[J];油气储运;1983年01期 |
3 |
俞崇福;;气液增压器在柴油机连杆零件铣加工夹具中的应用[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1990年06期 |
4 |
边克勤;“明月”轮主机增压压力偏低原因分析[J];世界海运;1998年06期 |
5 |
何国基;发动机增压器的正确使用与故障排除[J];工程机械与维修;1999年09期 |
6 |
李思鼎,余新康,柯谨;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正确使用与维修[J];建筑机械化;1999年01期 |
7 |
张庆军,张庆立;废气涡轮增压器维护要点[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2年07期 |
8 |
江立信;;滑轮增压器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J];南方农机;2009年03期 |
9 |
;型砂气力输送及自动控制增压器[J];机车车辆工艺;1973年04期 |
10 |
;12V180ZL型柴油机增压配套试验报告[J];内燃机车;1973年04期 |
11 |
王天感;高文祥;郑玉衡;;18GJ增压器的研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979年04期 |
12 |
郭景汾;;装设引进技术的VTR201型增压器6260ZCZ型柴油机的性能可获改善[J];渔业现代化;1985年04期 |
13 |
乔介;;瑞士BBC公司专家在大连进行增压器技术交流[J];内燃机车;1988年01期 |
14 |
凌志光,徐守义,范孝铨;我国涡轮增压器的设计、试验和发展[J];内燃机工程;1989年02期 |
15 |
王长林,顾宏中,金庆骥;等效增压器概念及柴油机各类增压系统的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
16 |
王建中;增压器顺序增压控制(ECS)系统[J];车用发动机;1991年03期 |
17 |
肖丽,于萍,金德郁,杨希学;机车增压器试验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18 |
;技术动态[J];柴油机;1995年06期 |
19 |
朱永豪,冯长印;液压压砖机上采用外置式增压器或内藏式增压器的分析比较[J];陶瓷;1995年06期 |
20 |
郑东收
,刘清江;“紫金山”轮主机增压器改造后的节能效益[J];天津航海;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