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虚拟装配理论与方法研究

郑太雄  
【摘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迅速占有市场是企业能否存活的关键,为此各国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产品开发策略、生产模式和先进制造技术。但是这些策略、模式和技术都无法从根本上摆脱产品开发过程中生产用样机反覆试制的过程,究其原因,主要是产品设计中关于装配和维护的问题往往只有在生产过程或产品售出后才能暴露出来,因此人们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产品的装配设计,诞生了虚拟装配技术。由于虚拟装配技术能够将装配工程师的知识和经验融于产品装配设计中,所以装配工程师可以在产品设计的早期阶段就对产品的可装配性和可拆卸性做出合理的评价,虚拟装配技术深受企业欢迎。但是就虚拟装配技术本身而言,它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关于虚拟装配技术的理论和方法都不成熟,虚拟装配技术也缺乏相应的标准。虽然虚拟装配技术已经在一些汽车及航天制造业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这些应用缺乏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持。所以论文将对虚拟装配技术涉及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成果包括: ①为了将虚拟装配技术应用于企业,系统分析了制造业设计方法的变革,DFX设计方法学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虚拟装配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地位等问题,在论述用户对虚拟装配系统的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装配系统的4层模块结构:数据接口模块、用户界面模块、虚拟装配环境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并且提出了虚拟装配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方法。 ②分析了目前虚拟装配系统中虚拟零件模型存在的问题:零件模型由CAD系统导入虚拟装配系统时设计信息发生丢失,造成装配工程师在虚拟环境中很难捕捉产品零件间的装配约束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虚拟环境中零件的虚拟模型与零件的CAD模型之间的映射机制,通过这种映射机制将零件CAD模型上的几何特征所体现的装配约束关系映射于零件的虚拟模型,装配工程师就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快速的捕捉零件的装配约束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虚拟环境下基于装配关系信息集的产品虚拟装配建模方法,装配工程师在装配建模的同时,分析零件的尺寸与公差,根据公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与工具,生成产品的装配顺序规划。最后研究了虚拟装配系统的各种输出信息的记录与存储方法。 ③分析了传统基于二维隐喻的交互方式的缺陷及虚拟环境下人机交互的特点。为了克服在虚拟环境的空间无限性和生成虚拟环境的场所的空间有限性的矛盾及在虚拟环境中难易操作对象的困难,根据人手的解剖结构和数据手套的原理,提出了基于手势命令虚拟装配方法,设计了虚拟环境下利用虚拟手进行漫游、 WP=5 选取和操作的手势,并提出各种手势的实现方法;针对语言是人们之间最自然的交流方式的特点,设计了几种简单的语音命令辅助装配工程师进行虚拟装配;最后为了验证装配工具的可达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在虚拟环境中利用各种约束方法操作装配工具进行虚拟装配的方法。 ④为了设计性能优良的虚拟装配系统,提出了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对虚拟装配系统进行建模的思想。在分析面向对象建模原则的基础上,对虚拟装配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虚拟装配系统的6大功能需求;在对虚拟装配系统进行Use Case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虚拟装配系统应该具备的对象,对对象进行抽象得到虚拟装配系统的各种类及类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各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和描述,为虚拟装配系统的软件设计打下了基础;最后根据不同类型的虚拟装配系统对硬件的需求,设计了虚拟装配系统的物理配置。 ⑤分析了现有DFA方法,指出现有方法的弊病。为了克服这些弊病,根据模糊神经网络的特点,提出了模糊神经网络可装配性评价模型。将产品设计分为零件设计、结构设计和装配顺序设计,分别提出影响它们可装配性的影响因素,并分别举例对产品设计进行可装配性评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庆功;马晓丽;王涛;;基于CAXA的YO18型气动凿岩机建模与运动仿真[J];科技资讯;2006年19期
2 康文龙;蒲志新;;基于Pro/E的机械零件虚拟装配方法研究[J];煤矿机械;2006年07期
3 吴洁;李丽;孙荣权;;新型截止阀的三维建模与虚拟装配[J];煤矿机械;2007年12期
4 陈青;邱志刚;;基于UG软件的减速器三维参数化设计[J];煤矿机械;2007年12期
5 何毅斌;陈定方;徐胜;杨建国;;一种新型行星减速器的虚拟设计[J];石油矿场机械;2008年09期
6 穆玺清;安美玲;;可移式管螺纹成型机传动系统的设计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9年05期
7 刘海涛;赵永武;;基于UG的电镀生产线的三维建模与虚拟装配[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8 董洪智!200030,林忠钦!200030,陈关龙!200030;桑车后车架总成CAD模型的建立及其虚拟装配[J];锻压机械;1999年05期
9 李蕾,屈力刚,都维刚;航空设备减速器优化设计及虚拟装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刘检华,宁汝新,姚珺,唐承统;基于装配任务的虚拟装配工艺模型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09期
11 段楠;;Inventor在防爆电缆卷筒设计中的应用[J];煤矿机械;2007年08期
12 刘梅英;李旭荣;;基于Pro/E的平面回转筛的三维建模[J];煤矿机械;2010年08期
13 杨会林,颜云辉,宗振奇,张海燕;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产品可装配性评判[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1期
14 苏梦香;;基于Autodesk Inventor偏心连杆振动装置的虚拟装配[J];煤炭科学技术;2007年06期
15 孟冠军;屈新怀;;基于CATIA的模具结构参数化及虚拟装配[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7年06期
16 刘繄;;利用虚拟设计技术开发新型自动捞油设备[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34期
17 周林;贺咏梅;钱志强;王宝瑞;;一种数据转换级进模具CAE/CAM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0年10期
18 陶学恒;芦金石;荆菁;刘勇;;加工中心刀具组件的三维虚拟配刀技术研究与开发[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年06期
19 王斌;李华;王忠伟;陈均;张波;;基于Autodesk Inventor的连杆机械手的虚拟装配及运动干涉检查[J];煤矿机械;2009年02期
20 穆玺清;穆玺红;;基于差动螺旋机构管件夹具的设计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代勇;吴昌胜;;虚拟装配与CAD之间的信息交换[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2 崔树礼;赵瑛峰;;虚拟装配结构分析与实体重构[A];'2002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3 姚珺;薄晓军;宁汝新;;虚拟装配技术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天凡;;虚拟装配及其工艺规划[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韩志鹏;陈燕;欧阳家强;邵明;;虚拟装配系统中装配夹具的智能化设计[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秋菊;童明;;具有视觉和力觉反馈的虚拟装配[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盖永军;王静泉;王勇亮;;CATIA V5在六自由度运动平台虚拟装配中的应用[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韦乃琨;杨润党;徐东;谢子明;;船舶产品设计虚拟评估系统研究及工程应用[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9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0年
9 汪超;张键;;射流泵参数化设计及虚拟装配的研究[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10 杨刚;刘开昌;谢之伟;徐滨;;基于Pro/Engineer的脉动发生机构的虚拟装配[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太雄;虚拟装配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王念东;集成化虚拟装配理论、方法及其在飞机总体布置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张丹;航天产品虚拟装配工艺设计技术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侯文君;基于情境感知的智能虚拟装配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南风强;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振宇;面向过程与历史的虚拟环境中产品装配建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王芳林;并行工程环境下DFX相关[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8 杨方飞;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05年
9 程成;虚拟环境人机交互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2年
10 唐秋华;分布式虚拟环境建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强;风力发电机组的虚拟装配的研究与实现[D];新疆大学;2010年
2 李林;基于3D和Virtools的铣夹具虚拟装配系统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3 陆晓;通用类机械产品虚拟装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李玉珍;基于3D和VIRTOOLS的钻夹具虚拟装配平台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5 曹磊;虚拟装配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周学辉;面向虚拟装配的轴系产品干涉检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7 萨日娜;基于VRML的网络虚拟装配平台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6年
8 陈起旭;空间光学精密展开机构间隙与虚拟装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潘鸿彬;虚拟环境下可视化互动装配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10 何朝良;基于CATIA/CAA平台的虚拟装配路径规划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光楞 范文慧 张和明;并行工程——市场经济中企业的重要选择[N];计算机世界;2001年
2 李春晓通讯员 闫考;重磅出击 徐工科技推出系列小挖产品[N];中国交通报;2007年
3 贺根生;柳工:信息化构建创新体系[N];广西日报;2005年
4 王作为;打响信息化攻坚战[N];中国航天报;2006年
5 ;用诚信打造精品 以忠诚书写人生 谢应煌[N];中国航空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燕永清 通讯员 刘芳;模具:工业放大器[N];东营日报;2006年
7 闫考;徐工科技一次出口伊朗80台装载机[N];中国工业报;2008年
8 记者 胡晓峰;便携式移动仿真系统问世[N];中国船舶报;2008年
9 周围围;波音:全球化协同管理模式[N];中国企业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陈全育 通讯员 陈小秋;让美好奥运永存记忆之塔[N];中国航天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