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与研究

谭刚  
【摘要】: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又称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一个集现代化管理、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信息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实现电力营销监控、电力营销管理、营业抄收、数据采集和网络连接等多种功能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对用电负荷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可改善负荷曲线,提高发供电设备的利用率,可防止拉闸限电,避免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负荷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是电力企业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趋势,对当前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2年,重庆电网缺电情况十分严重,拉闸限电非常频繁,严重制约了工农业发展及对人民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当时重庆市经委、重庆市电业局决定在重庆市科委、四川省电力局立项,开展负荷控制系统的建设工作,原能源部也将重庆市纳入负荷控制系统的实施范围,重庆市是国家规定1993年要基本实现电力负荷控制到户的35个城市之一。 重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始建于1992年,到1996年时,已建成了一个由NOVELL网络构成的控制中心、6个双向中继转发站、2个单向转发站、各类型终端1260多台,覆盖原重庆电业局所辖供电区域。系统规模在当时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的电力负荷系统中居首位。 根据形势的需要,重庆市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改造成重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目前共建立了具有主中心系统、四个中继站,七个分中心和三个二级分中心,共有各种用户采集终端2820台。又根据需要及可能,系统在功能方面又扩大到变电站抄表和公用配变的测量和监测上,建立了供电局变电站负荷电能量管理系统和公用配变电量集中采集系统。因此又增加了变电站抄表终端105台、公用配变监测终端714台这样一个较大规模的系统。 这三大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电力销售各个环节的数据采集工作的,极大地促进营销业务在多方面的进步,成为了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信息技术支持。 在这三大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开展了旁路替代算法的研究工作,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在现有的条件下有效地解决了旁路替代的识别问题。 采用了建立原始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增加数据转换模块的方法,设计了供电局变电站负荷电能量管理系统的数据应用体系,成功地建立了供电局变电站负荷电能量管理系统的数据应用体系。 设计、建设了全公司营销数据采集中心交换网,实现了利用五对频点满足六个供电局负荷管理系统的数传需求,成功解决了供电局主站对用户终端的数据收集和控制管理问题。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制定了自己的负荷控制系统通讯规约,在系统数据传输的效率、系统信 道上的管理、巡测的响应速度、事件的及时性等多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正天,游大海;微机继电保护串行通讯初探[J];继电器;2005年07期
2 郑宏兴,张全举,张成,葛德彪;变系数偏微分方程的区间样条小波配点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王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选型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3期
4 张帅军;马国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选型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20期
5 徐艳华;;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选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应遵循的原则[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2期
6 杨帆,颜景斌;变压器温升实验微机系统的实现[J];应用科技;2001年11期
7 张继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选型中应注意的问题[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年02期
8 赵镭;;县级电网调度系统中前台机的软件设计[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4期
9 白彦锋;;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之间信息交换的几种方式[J];电站设备自动化;2003年04期
10 肖坚红;;多功能电能表应用规范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1 许澄生;引进的远方终端设备与国产调度自动化设备的接口[J];福建电力与电工;1996年03期
12 赵镭;用于县级电网调度系统中的前台机[J];现代电子技术;2005年17期
13 王东光;;微机保护装置的通信系统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4 李勇伟;曹萍;;港口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J];自动化博览;2006年05期
15 曹政;强荣;马龙;;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校验方法探讨[J];宁夏电力;2007年02期
16 李高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程结构思考[J];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2005年09期
17 张晓萍;都洪基;张哲;罗玉春;李鹏飞;;配电综合测控仪系统的通信协议及软件设计[J];继电器;2007年23期
18 杨欢红;叶海明;沈晓峰;陈懿麟;;电力远动通道故障的分析检测[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9 陈志文;;电力SCADA系统设备驱动程序开发[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20 陈廉清;部颁CDT规约在引进EMS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J];福建电力与电工;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辉;郎福成;徐建源;林莘;;断路器电弧电压测试中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晓萍;都洪基;张哲;李鹏飞;罗玉春;;配电综合测控仪通讯规约设计[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戴立红;张贺玉;武智瑛;于政军;;基于VB和组态软件的电源监控系统[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花蓉;;蚌埠地区变电站自动化若干问题探讨[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公威;张伯明;吴忠良;万永革;黄文辉;;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近期发展[A];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C];2007年
6 吴成东;柴佩琪;;基于分类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声母识别[A];第一届全国语言识别学术报告与展示会论文集[C];1990年
7 张辉;徐狄军;张旭东;;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张辉;徐狄军;张旭东;;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A];华东地区第九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绍宏;蔡祖龙;赵红;杨立;;右膈下动脉的多层螺旋CT显示[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大会嘉宾——(企业嘉宾介绍)[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金耀;多卫星测高数据应用于海底构造动力研究——以中国边缘海及邻区为例[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2 王高丽;对杂凑函数和分组密码算法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李作峰;基于系统发育分析的基因表达数据处理方法和基因水平转移检测软件[D];复旦大学;2006年
4 冯象初;偏微分方程的小波分析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年
5 刘炜;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语义互操作[D];复旦大学;2006年
6 金久才;无人海洋可控探测平台的智能观测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7 王喆;商务数据中的关联和聚类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刚;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徐德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3 冯小明;新型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的研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4 陈明明;配电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东南大学;2006年
5 杨文靖;利用宽带网传输电力系统故障信息的研究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6 袁胜利;煤炭港口自动装卸系统网络化监测技术[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7 戴永根;大高炉变电站供电网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7年
8 叶勇;轨道检查数据综合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罗光强;二战期间德国纳粹人体实验的伦理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戴夏晨;高压变频调速装置管理系统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数据应用——保证移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增点[N];人民邮电;2001年
2 ;多元技术擎起数据应用新天空[N];网络世界;2008年
3 徐健;南宁国税局关注数据应用[N];中国税务报;2008年
4 AT&T网络设计与咨询部;VoIP成功部署8步走[N];通信产业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肖可;移动联通角力数据应用[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6 记者 宋丽芳;推广“国产星”数据应用[N];中国航天报;2009年
7 缑丽萍;如何让数据应用更高效?[N];中国税务报;2006年
8 陆靖施小强;从数据应用中挖提效潜力[N];江苏经济报;2007年
9 黄晓锋季云;通州地税局六分局 深化数据应用[N];江苏经济报;2007年
10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 周云;罗德与施瓦茨谋定 3G 应用测试[N];通信产业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