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南电网调相机退出运行后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逐步发展,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网络的复杂性对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和控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电源建设的高速发展是其中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现有的许多陈旧的控制设备和控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要求,另外,用户对电力质量要求的提高等因素也要求对现有的电力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如今电力电子技术和其他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为电力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对电力系统的控制与运行进行了说明,着重探讨了无功电压问题,从无功功率的产生、传输、消耗等角度出发说明了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列举了各种无功补偿设备以及无功补偿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了各种无功补偿设备的优缺点,在本文中,根据实际需要,特别对调相机的运行特性进行了重点说明,并从其运行经济性出发,阐述了调相机在现代电力系统中起的作用。
针对重庆綦南电网的运行状况,并且考虑到綦南电网作为联接重庆电网和贵州电网的枢纽,本文对其电网中的唯一的调相机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调相机自身运行特性的基础上讨论了其对綦南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通过编制潮流计算程序,计算了此调相机在投入或者切除两种状态下綦南电网的潮流,得到两种状态下的各个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以及各条线路的潮流分布,从而总结出调相机对綦南电网稳态运行的影响;对电力系统的动态过程影响很大。在选择发电机与负荷及补偿器模型和建立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此调相机在投入或者切除状态下的仿真,计算了系统频率与几个主要节点电压的变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结果,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提出了调相机切除后的替换方案,在替换方案的选择中,引入了新型的无功控制设备,并且分析对比了各种替换方案的可行性,以求解决綦南电网的无功电压稳定问题。
|
|
|
|
1 |
姜玉明,王志义;60MVA氢冷调相机低电压运转的计算与实践[J];华中电力;1993年06期 |
2 |
翟光中;;调相机的低位布置[J];电力建设;1990年02期 |
3 |
宣玉杰;调相机迟相运行可行性分析[J];东北电力技术;1999年12期 |
4 |
李庆军,金晓阳,陶学军,刘军伟,陈光;采用PCC技术实现直流输电调相机的控制[J];自动化仪表;2002年08期 |
5 |
吕明;调相机进相运行试验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1994年06期 |
6 |
任东;为提高电网功率因数改电动机为调相机[J];北京节能;1995年02期 |
7 |
;低频启动调相机情况介绍[J];广西水利水电;1976年S3期 |
8 |
唐永寿;;介绍舟山直流工程30Mvar调相机并网[J];华东电力;1990年07期 |
9 |
黄磊;汽轮发电机组改调相运行方式的实践[J];华北电力技术;2002年03期 |
10 |
薛允连;小水电站的调相运行[J];农村电气化;2003年11期 |
11 |
赵令骥;农村水电站的调相运行[J];农村电工;1998年09期 |
12 |
刘丽霞;顾强;张来;刘树勇;李晓辉;李群炬;;500kV变电站160 Mvar调相机的无功电压及暂态稳定分析计算研究[J];华东电力;2007年11期 |
13 |
陶复华;内过电压引起两次调相机停机事故的分析[J];华东电力;1978年04期 |
14 |
刘晓芳,李松年;同步调相机负励磁运行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1995年04期 |
15 |
孟广泉;TT-30-11调相机起动试车及运行情况[J];大电机技术;1985年06期 |
16 |
杨果强;调相机采用轻质润滑油减少摩擦损耗[J];华东电力;1985年06期 |
17 |
王德平,李连相!130021,苏秦!130021,郝竹筠!130021,田井武!130021;QFQ-75-2型调相机主轴断裂原因[J];吉林电力;2000年05期 |
18 |
盛福厚;;双绕组电抗分流励磁发电机调相机运行的试验与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1983年04期 |
19 |
盛福厚;;双绕组电抗分流励磁的发电机作调相机运行的有关问题[J];电机与控制应用;1984年02期 |
20 |
申宝珊;铜冶站~#I调相机换向器严重打火问题的分析及处理[J];河北电力技术;198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