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专业课过渡式双语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将中国高校双语教学与国外双语教学的异同作了比较, 对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定义,内涵进行了界定。 本文认为中国高校中的双语教学属于课堂双语教学(classroom bilingual education), 从对象, 环境和意义上都与国外双语教学相区别, 分类及标准也迥然不同。 文中按英语占授课语言的比例将双语教学划分为入门(threshold), 过渡(transitional)及浸没式(immersional)。本文将焦点对准过渡式双语教学。
其次, 本文试图对过渡式双语教学的效果和实现形式进行探索。 它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四位双语教师(包括两位受教育部资助出国培训的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观察;又从三个角度:专业知识, 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考察了过渡式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由于条件和时间所限, 有些效果不能逐一量化, 但也有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 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对公共英语的学习有正面影响,虽然短期内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一些障碍,但从长远的眼光看,有积极意义。
2. 构建式学习法值得在双语教学中尝试和推广,它作为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解决双语教学课时不足的矛盾的形式对传统教学有良好的互补作用。
3. 在不断完善输入各方面因素的同时,引导学生输出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4. 双语教学应围绕以学习为中心这个原则开展, 包括课本教材, 课前准备及其他辅助教学手段。
最后, 基于Ellis 的二语习得理论和四位双语教师的实践, 建立了双语教学试验模式, 旨在通过对二语习得过程外部因素的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