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电阻抗成像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

徐管鑫  
【摘要】: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当今生物医学工程学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它是继形态、结构成像之后,于最近二十年才出现的新一代无损伤成像技术。电阻抗成像技术通过配置于人体体表的电极阵列,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相关的组织或器官的电特性信息,不但反映了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望给出功能性图像结果,这是X-CT、核磁共振等其它成像技术欠缺的。电阻抗成像技术不使用核素或射线、对人体无害、可以多次测量、重复使用,可以成为对病人进行长期、连续监护而不给病人造成损伤或带来不适的医院监护设备,加之其成本低廉,不要求特殊的工作环境等,因而是一种理想的、具有诱人应用前景的无损伤医学成像技术和图像监护技术。 论文以电阻抗成像技术为主要目标开展基础应用研究,研究实现一种实用、快速、具有一定分辨率的电阻抗成像算法,以为临床提供一种能进行连续监护、相对廉价的图像监护设备打下技术理论基础。论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有关电阻抗成像重建算法及其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对电阻抗成像正问题、动态、静态电阻抗成像、三维电阻抗成像以及电阻抗成像技术在医学图像监护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研究。 在电阻抗成像正问题研究中,研究了场域内电导率变化位置、大小对边界电位的影响。基于电阻抗成像正问题研究结果,参与了无创脑血肿、水肿动态监护仪的研制,该仪器可以对脑血肿、水肿患者进行实时监护。目前该仪器已分别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和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获得应用,并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五项专利权、《医疗器械注册证》[渝药管械(试)字2002第2040059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渝药管械生产许可第20030081号]。 在动态电阻抗成像技术研究中,从X-CT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等位线反投影算法的原理,并从灵敏度、注入电流方式、电极数、模型单元数、抗噪声等方面对等位线反投影算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给出一种性能相对较优的权系数W的计算公式。在静态电阻抗成像技术研究中,基于NOSER算法思想提出一步牛顿法,并对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及其图像重建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给出了牛顿迭代法中场域电导率初值的快速确定方法。 在颅内血肿动态监护仿真研究中,基于CT切片建立了人体头部几何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脑血肿病例颅内出血过程进行了动态实时监测的仿真研究。 基于论文理论研究结果,研制出16电极实时电阻抗成像系统实验平台(样机、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成像系统软件),并在盛有盐水的水槽上进行实验,实验表明该成像系统对目标定 位准确、成像速度较快(4秒一幅图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还在人体胸腔上进 行了实时电阻抗成像,重建的图像完全能够分辨出人体胸腔中的左、右肺和心脏, 但图像分辨率还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利用国外人体实测数据的图像重 建研究表明,重建图像能够分辨出胸腔(心脏、左右肺)及小腿的生理结构特征, 重建算法是有效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论文还对水槽实验和人体实验的 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测量数据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水槽内部物体 的相对大小及位置,本论文的硬件测量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精度基本能满 足水槽实验,但要实现人体阻抗成像,需要提高测量系统的精度和速度; 在三维电阻抗成像技术研究中,基于三维圆柱体有限元模型,将等位线反投 影法成功推广应用于三维电阻抗成像上,提出等位面反投影法。该方法重建的图 像定位准确,从重建图像可以分辨出成像目标个数,而且成像速快,通过对B矩 阵的预处理,成像速度可达到20幅/秒,该速度下完全可以做到实时动态成像。 最后对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给出了所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成果,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及对本课题今后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电阻抗成像,图像监护,等位线反投影,一步牛顿法,三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妍;沙洪;赵舒;王磊;任超世;;三维电阻抗成像算法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何为;徐征;何传红;;点电流源激励下头颅球模型的电位分布解析算法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帅;徐桂芝;张剑军;吴焕丽;耿读艳;耿跃华;颜威利;;基于DSP控制的电阻抗成像系统设计[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化祥;胡理;赵波;;基于自适应网格剖分的EIT图像重建算法[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闫丽萍;黄卡玛;赵翔;陈星;刘宁;;电阻抗断层成像研究进展[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张帅;徐桂芝;王仁平;耿读艳;于洪丽;颜威利;;基于DSP的多频电阻抗成像系统模块化设计[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陈晖;汪红;李光杨;王艳;姚锦元;丁桂甫;;微结构电铸过程分析与模拟[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妍;沙洪;任超世;;电位反投影算法用于非相邻测量的电阻抗成像系统[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李克;王兴泰;王劲松;;电阻率层析成像中的等位线追踪法[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李密丹;刘冬梅;;二维平面上点电荷系和连续带电体静电场电势分布的计算机模拟[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管鑫;电阻抗成像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李冰;三维电阻抗成像数值算法和技术基础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张帅;人体胸腔电阻抗成像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4 陈晓艳;肺功能电阻抗成像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刘阳;头部组织感应电流磁共振电阻抗成像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王宏斌;广义反投影方法在三维电阻抗成像中的研究及实现[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罗辞勇;基于快速牛顿一步误差重构的电阻抗成像算法和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彭源;医学电阻抗成像研究[D];上海大学;2004年
9 王廷;离体乳腺组织电阻抗频谱特性分析及乳腺电阻抗扫描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10 李久平;电阻抗成像的数值模拟和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丽玲;经络研究中的磁探测电阻抗成像[D];天津大学;2010年
2 蔡华;肝脏组织的电阻率-温度特性及电阻抗成像监测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3 朱清友;基于虚拟仪器的电阻抗成像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洪洁;腔内电阻抗成像正问题的边界元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陈超爽;采用动态电阻抗成像技术对脑损伤动物模型监测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6 陶峰;基于全变差正则化的PD-IPM算法与对向驱动的等位线反投影算法的仿真对比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7 王宏斌;模拟胸腔断层的二维椭圆域阻抗成像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封立杰;参数化方法在腔内电阻抗成像中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亮亮;基于EIT技术的乳腺电阻抗成像的逆问题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文龙;基于虚拟仪器的电阻成像技术的硬件系统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