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安全性评价与加固
【摘要】: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在我国各类建、构筑物中占绝大多数。随着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服役时间的增长,老旧建筑物日益增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已逐渐成为土木工程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与破坏的检测,鉴定评估以及加固研究等工作起步较晚,已有结构的安全性评定标准还不完善。因此,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安全性评价以及加固等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本文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要求出发,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的内容,指出了无损检测技术是获得结构物中原位混凝土真实质量的最佳途径,在对各种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之上详细介绍了混凝土的强度、缺陷以及碳化深度,钢筋锈蚀程度,和结构变形以及裂缝等方面的检测手段。
对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安全度作出总体性评价,可为加固方法的确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性评价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说明,包括构件的承载能力、构造和连接、裂缝、变形四个子项的评定,然后通过“传力树”概念的引入,介绍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安全性的评价方法。
加固是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度、减少事故隐患,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加固结构的受力特征以及加固部位与原结构的共同工作效应进行科学的分析,阐明了加固结构的基本计算假定及结构加固的工作程序,然后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加固方案的优选决策方法,即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模糊优选决策方法。
作者曾参与了重庆市欧式一条街—美兰大厦综合楼项目的检测、安全性鉴定以及加固等项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本文于文末引入该项工程技术方案制定与实施的相关内容,增强了本课题研究对类似工程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与破坏的检测,安全性评估以及加固技术的研究,本文最后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并对本课题研究后续工作作出了前瞻性的展望。
|
|
|
|
1 |
许世涛;黄红友;滕海文;;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灾后检测与修复[J];建筑技术开发;2010年05期 |
2 |
彭朝晖,刘益虹,卫军;某商厦火灾后的检测与加固[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
3 |
冯林洁;;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控制及检测[J];建设监理;2007年04期 |
4 |
沈丽;孙晓东;;谈钢筋的检测及注意事项[J];民营科技;2010年10期 |
5 |
张涛;刘伟;马鸿瑶;;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火灾后的检测鉴定及加固处理[J];陕西建筑;2011年03期 |
6 |
吴辉琴,钟经盛,黄任常;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分析和处理[J];广西土木建筑;1999年04期 |
7 |
王逢朝;吕晓;李振宝;;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与修复[J];三明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8 |
黄明,杨大志,李宪章;一种对PROLOG进行矛盾检测的算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
9 |
梁福平;硅杯同轴度的检测[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3年06期 |
10 |
钱家骊,孔有学,刘卫东,徐国政;一种现场检测GIS局部放电的简易方法[J];高压电器;1994年04期 |
11 |
符之仲;汽车检测诊断新技术的应用[J];汽车技术;1994年12期 |
12 |
赵辉;内燃机车负载特性检测装置[J];内燃机车;1995年11期 |
13 |
吴志宏,郝玉兰;热电偶温检系统中几种异常现象的处理方法[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6年07期 |
14 |
朱立奇,周坚;单片机在数显时间继电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低压电器;1996年04期 |
15 |
谢业宏,韩玉芳;广深准高速铁路路基碎石土基床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1996年06期 |
16 |
黄俊,姜昌金;相关检测中的若干问题[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1996年02期 |
17 |
黄承恭;;一种先进复合材料件无损检测的探讨[J];直升机技术;1997年01期 |
18 |
张文镇,曾庆渝;小应变反射波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19 |
倪旭澜,俞国芳,虞坚钢;新型电缆自动充气设备系统的设计与使用[J];机车车辆工艺;1998年06期 |
20 |
刘少义;软土地基路基粉喷桩的实验与检测[J];山西交通科技;199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