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6#烧结机扩容改造及工程实践
【摘要】:
近年来国内钢铁产量迅猛增加,烧结矿产量也相应增加,部分企业选择了对现有烧结机进行扩容改造的办法获得了成功,攀钢炼铁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对6#烧结机进行扩容改造以增加烧结矿产量。
改造后,考虑工期、场地、投资及需求等因素,最终确定将6#烧结机抽风面积由130m~2扩容至173.6m2,烧结机长度由52m延长至62m,宽度由2.5m加宽至2.8m,抽烟机风量由12000m~3/min增加至18000m~3/min,负压由1570mmH_2O提高至1838mmH_2O,抽烟机电机功率由4000KW加大至6300KW,并相应对皮带系统,一、二次圆筒混合机、烧结机主体、单辊破碎机、环冷机、除尘系统及其它相关系统进行了改造,在改造中采用了低负压点火、双斜式点火保温炉、全金属风箱端部密封装置、九辊布料器等新技术。
由于钒钛磁铁矿烧结具有其特殊性,改造后的6#烧结机同其它5台烧结机的主要参数有很大差别,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为使烧结机尽快达产,进行了一系列的烧结杯试验、工业试验,并对生产实际进行总结和分析,采取了优化物料结构、添加矿化剂等技术措施,对烧结过程的重要参数,包括混合料水分、烧结矿FeO、烧结料层、铺底料粒度、烧结矿碱度等对产量、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和分析,找出了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各参数的合理范围用于指导生产。烧结机后达到并超过设计水平,各项参数得到全面优化。
在本次改造中开发了烧结配比自动计算功能,但该功能过于简单,只能根据已知配比计算烧结矿的化学成分,不能根据对烧结矿化学成分的要求计算各物料的配比,不能完全适应生产的需要,这也是目前烧结智能控制的难点之一,作者以钒钛磁铁矿烧结为实例,通过建立等式方程组和不等式方程组,并分别求解,实现了根据烧结矿化学成分的要求计算各物料的配比,抛弃了循环计算法,使计算时间大大缩短,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要。
|
|
|
|
1 |
王利清;;S6500—11—1烧结抽烟机转子磨损原因及其寿命延长分析[J];矿山机械;1978年04期 |
2 |
长尾政治,横山美利,佐藤義政,真锅知正,佃利夫,山内一昭,孙升春;鹿岛钢铁厂600米~2烧结设备[J];烧结球团;1979年01期 |
3 |
R·Nicolas;汪兵;;比利时Cockerill公司Ougree厂的烧结车间[J];重型机械;1980年10期 |
4 |
许庆余;烧结机小车与炉条的改进[J];中国有色冶金;1982年03期 |
5 |
齐田敬三,高盛林;堺厂2号烧结机的堵漏风措施[J];冶金能源;1987年05期 |
6 |
孙启泉;;日本福山烧结厂节能新措施[J];江苏冶金;1988年06期 |
7 |
邓奇文,曾辰英,朱建兰;烧结机扭杆断裂原因分析[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1年09期 |
8 |
滕超;徐钢1号烧结机扩大烧结面积的效果[J];烧结球团;1995年06期 |
9 |
甘牧原;;50m~2烧结机设备作业率攻关实践[J];柳钢科技;1996年01期 |
10 |
;宝钢烧结生产的现状和展望[J];中国冶金;1998年05期 |
11 |
侯兴;严幸;陈伍烈;柳艳;;新钢烧结厂增产降耗成效显著[J];炼铁技术通讯;1999年08期 |
12 |
宋国良,傅志华,张全,陈子林,朱武星,张运华;浅议烧结机的漏风及对策[J];钢铁研究;2000年02期 |
13 |
;新型烧结机布料设备——第三代烧结机多辊布料器[J];烧结球团;2001年04期 |
14 |
王阿虎,孙康,徐其花;烧结机料层厚度检测装置的研制[J];烧结球团;2002年01期 |
15 |
王允清,王金伦,李若亮,王振海,孙士忠;济钢36m~2烧结机密封装置改造[J];山东冶金;2002年S1期 |
16 |
秦大刚,管襄华;烧结机干油润滑系统的应用[J];烧结球团;2005年02期 |
17 |
韩绿林;姚桐;程国彪;刘拥军;陈旋;;烧结技术改造的生产实践[J];钢铁;2005年11期 |
18 |
台毅民;;烧结机配料自动控制系统[J];山西冶金;2005年04期 |
19 |
韦战辉;;灰色关联法评判机尾烟气SO_2浓度影响因素[J];南方金属;2006年01期 |
20 |
田智勇;姚继兰;;宣钢提高1#烧结机利用系数的改造措施[J];河北冶金;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