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电磁脉冲模拟器关键绝缘部件设计

邹丽丽  
【摘要】: 电磁脉冲(EMP)模拟器向高场强、快前沿方向的发展对脉冲驱动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脉冲驱动源中关键部位绝缘子的尺寸大小影响脉冲形成回路的电感,因此如何设计出耐高电压、小尺寸的绝缘子是决定脉冲源输出前沿和幅值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针对一种MV级EMP模拟器驱动源的需要,开展了MV级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盆形绝缘子力学和电气特性的研究工作。研究表明,沿纤维方向,拉伸压缩强度都很高。并且有很明显的线性区域,即在一定范围的载荷下可以看成弹性模量为常数的线性材料。0°铺层的玻璃钢材料的破坏过程是玻璃钢与树脂的结合面先发生相对滑移后剩余的纤维仍能抵抗外载荷,在纤维大面积断裂以前,载荷是不断增大的。最后,大部分纤维与基体分离,载荷不能均匀地分散在纤维上,导致试样内部的纤维拔出或断裂,整个试样发散成纤维束。±45°铺层玻璃钢材料的破坏过程主要是纤维与基体结合面破坏导致,断口明显沿着纤维方向。为提高玻璃钢制品整体强度,含胶量应控制在22%左右。沿面闪络特性试验表明当沿面电场不均匀系数1.92时,试验腔体充0.2MPa纯SF6气体,135mm玻璃钢材料在前沿50nS,半高宽300ns的脉冲电压作用下,沿面闪络阈值590kV,三结合点处场强12kV/cm,沿面场强最大值110kV/cm。 在此基础上,开展了MV级盆形绝缘子的研制。采用环氧加无碱玻璃纤维缠绕工艺。所设计的盆形绝缘子实际工作中最大应力发生在底部小孔周围,值为47.3Mpa,小于45°铺层玻璃钢材料的实验结果(拉伸强度145.17Mpa,剪切强度72.58Mpa)。在2.5MV电压作用下三结合点处场强11kV/cm,沿面最大场强60kV/cm,满足设计要求。制备的1:1盆形绝缘子在0.2MPaSF6气体中,2.5MV的脉冲电压作用下未发生沿面闪络现象。该课题的完成对于高力学强度、高电压下的异形绝缘子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2条
1 杨欣;闫哲;杨智博;;电磁脉冲模拟器的研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6年03期
2 陈炜峰;陆静霞;蒋全兴;;电磁脉冲模拟器技术回顾[J];高压电器;2008年02期
3 国海广;范丽思;魏光辉;潘晓东;;快沿电磁脉冲模拟器负载匹配仿真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07期
4 徐亮;;发散线栅电磁脉冲模拟器的仿真及试验[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23期
5 马国强,孙桂瑛;计算电磁脉冲模拟器传输线电流的等效多端口网络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S9期
6 刘顺坤,郑振兴,周晏,孙蓓云,祝敏;电磁脉冲模拟器空间场建立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9年01期
7 闫哲;毕晓亮;杨嘉祥;;电磁脉冲模拟器电磁场计算[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02期
8 刘顺坤,郑振兴,焦杰,郭永辉,曹鹏;电磁脉冲模拟器空间场分布的数值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8年03期
9 闫哲;毕晓亮;高俊山;;基于DSP的电磁脉冲模拟器控制系统[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9年02期
10 马丽华;冯德仁;李小龙;何山红;车文荃;熊瑛;;高重频电磁脉冲模拟器控制系统电磁防护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11 于成大;徐笑娟;罗进;何山红;冯德仁;;基于感应叠加技术的重复频率电磁脉冲模拟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年01期
12 祝敏,贺亦成,郑振兴,焦杰;新型偶极电场探测器及对空间电场的测量[J];传感器技术;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英俊;;快前沿电磁脉冲模拟器[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顺坤;聂鑫;陈向跃;;电磁脉冲辐射场试验技术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冷开勇;李军强;;电磁脉冲模拟器设计及毁伤效应分析[A];第22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选[C];2012年
4 孙蓓云;谢彦召;相辉;李斌;聂鑫;陈向跃;郭小强;;快前沿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器高压脉冲源[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罗学金;许献国;周启明;孙凤杰;;可变脉冲前沿和脉冲宽度的大型电磁脉冲模拟器设计[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国海广;魏光辉;范丽思;潘晓东;;快沿电磁脉冲模拟器下传输线宽度对内部场的影响[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五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毕晓亮;电磁脉冲模拟器及其控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孙凤杰;时域有限差分法在分析快前沿电磁脉冲模拟器场的传播与分布中的应用[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8年
3 宋长奇;电磁脉冲模拟器相关部件设计及实验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4 李冰;微型永磁电器强电磁脉冲环境下工作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邹丽丽;电磁脉冲模拟器关键绝缘部件设计[D];重庆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