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短波通信的均衡技术研究

郭渝  
【摘要】: 短波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传播介质不会被摧毁等优势,在军事和应急通信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采用多种自适应技术的数字化短波电台得到较大的发展。由于短波信号传输中会经历电离层的多次反射、折射以及传输媒介的时变特性,造成严重的多径效应和衰落效应,使信号传输出现严重的码间干扰,必须采用有效的对抗码间干扰处理手段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论文在对短波信道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多种均衡算法与结构在短波通信中应用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短波通信的均衡方案。论文主要工作有: ①结合短波信道的传播特性和数学模型,利用ITU-R的标准建立了短波信道模型,对短波信道中的多径效应、衰落、多普勒频移和扩散以及噪声干扰等进行了模拟与仿真。 ②对均衡器的各种结构和算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合的3G-ALE短波电台对突发波形在短波信道上进行传输的标准,基于前面所建立的短波信道模型,对各种均衡算法进行了性能仿真与分析比较。 ③基于数字短波电台的需要,为降低均衡器的实现复杂度和占用资源,论文提出了一种由LMS算法和改进QR-RLS算法相结合的DFE结构的均衡方案。由于信道的时变特性,前馈滤波器必须具有较高的跟踪能力,因此采用改进QR-RLS算法,能够快速有效的跟踪信道变化,从而抵消码间干扰;后馈滤波器对信道的跟踪能力要求偏低,因此采用LMS算法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能够将前馈均衡器中未抵消完的码间干扰进一步抑制掉。分析与仿真研究表明,论文设计的均衡方案能够保证系统均衡要求,与传统均衡方案相比,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占用资源更少,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稳定性。 论文研究基于短波通信系统对均衡方案进行分析和设计,相关方法和结果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其它通信系统的均衡设计和自适应滤波研究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廷页,谢胜利;短波通信中的自适应信道均衡技术[J];通信技术;2003年06期
2 王荣斌;谭立军;;一种用于高频串行数传的数字RAKE相关器方案[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3 王翔,刘俊杰;短波调制解调器性能研究[J];通信技术;2002年06期
4 薛磊,王可人;一种采用带内扩频技术的短波通信系统[J];无线电工程;1998年04期
5 王睿;张海勇;杨曦;阮旻智;;自然环境对短波通信的影响[J];舰船科学技术;2008年05期
6 栾正斌;;浅谈短波通信中抗干扰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8期
7 吴超望;;优化舰船短波通信的方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年02期
8 陈海;山地短波通信台場地选择的几个工程問題[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9 陈芳,沈兰荪,涂承宇,王爱民;短波软件无线电[J];数字通信;1997年04期
10 丁素英;简论太阳电磁辐射与电波通讯[J];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11 马满仓;杨杰;;短波通信中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分析及应用[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6年10期
12 李丽华;关建新;王永斌;;关于潜用消耗型短波通信浮标的探讨[J];舰船电子工程;2006年06期
13 李建岐;;短波通信在电力应急通信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08年10期
14 刘光发;孙剑平;;基于认知无线电的舰艇短波频谱管理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01期
15 郑祖辉;短波移动通信新军突起[J];现代通信;1995年04期
16 刘新欣;短波通信在新疆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无线电管理;1997年01期
17 于洋;实时选频技术及其在短波自适应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工程师;1999年10期
18 陈琨;张巨泉;;大功率干扰机对短波通信的干扰效能评估[J];通信对抗;2005年03期
19 邢富领;刘辉;刘志盟;左继章;;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短波OFDM-CDMA通信系统的研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7年02期
20 王叶群;黄国策;;短波中心台站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通信技术;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引;;如何提高消防短波通信网通信质量[A];2011安徽省科协年会——海湾杯“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专题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谷安永;于锁明;;公安消防部队短波通信频率预测及自动化管理[A];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慧尧;;无线通信中消除码间干扰的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龚初光;陆存乐;王士林;;形成泸波器设计[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5 杨志红;周娟;孙少兰;;短波通信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王太军;何华锋;王佳;;短波抗干扰技术及发展趋势综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洪亮;;短波通信中电离层异常变化的影响初探[A];国家安全工程地球物理研究——第二届国家安全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戴鑫焱;陈正荣;毕国平;;Gold序列抗多址干扰性能及在短波通信中的应用[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李立魁;;采取措施改善海上短波通信性能[A];船舶通信导航学术会议(1993)论文集[C];1993年
10 黄祖福;王宇翔;陈文汉;王海旗;;关于规范无线电短波通信台站建设的具体措施[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强;基于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的短波瞬间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郭扬;短波信道建模及扩频-OFDM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韩志学;连续相位调制短波瞬间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姜波;中继卫星数据传输系统的载波同步与信道均衡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肖瑛;基于水声信道的盲均衡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黄强;等待接收再入遥测信道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江林;多天线系统中基于全速率空时分组码的分集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张辉;高频信道自适应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9 乔崇;长双绞线信号传输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0 郑紫微;移动多用户通信环境下的空时分集软处理[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渝;短波通信的均衡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邓逸昕;基于ALE协议的短波通信平台开发[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司端国;短波通信数据传输编码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王秋珍;短波通信基带串行调制解调器算法改进和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王瑞杰;认知无线电技术及其在短波通信选频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程乘;短波通信中8FSK的识别及ALE建链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缪德芳;ALE在短波通信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陈刚;短波突发信号波形接收方案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婵;短波通信基带串行Modem的算法研究及其DSP平台的构造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倪亮;OFDM在高频数字通信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长胜姜保华;对建设短波应急通信网的思考[N];人民邮电;2008年
2 王志远 刘瑞 付君臣;从“闭门造车”到“全国连锁”[N];解放军报;2011年
3 陈昱澍 刘学刚;现代战场“神行太保”[N];中国国防报;2003年
4 实习记者 张蕾;昆明建立 无线电短波通信网[N];昆明日报;2010年
5 本报特约通讯员  梁艳蕊;李树平为舰艇观通“保驾护航”[N];解放军报;2006年
6 记者 解悦通讯员 宁科宣;“南京造”等离子电视奥运会前进家庭[N];南京日报;2007年
7 王舒燕蒲晓蒂;成都电信确保空中生命通道畅通[N];人民邮电;2008年
8 本报记者  冯华;电波守护“平安渔业”[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李玉明本报特约记者 邹兵;以服务战斗力建设为第一要务[N];解放军报;2008年
10 刘杰 记者 赵鑫;武警部队举行通信专业竞赛活动[N];人民武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