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

代应  
【摘要】: 当今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推动着人类物质文明向更高水平方向的迈进,与此同时,人类经济活动给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与日俱增,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程度逐渐加深。面临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以生产者延伸责任制为代表的环境法律法规在各国纷纷出台,以求最大程度弥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缺陷,并逐步引导向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基于此,本文以废旧汽车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为主要目的,较为深入的研究了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①通过对国内外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废旧汽车回收存在回收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资源化技术水平落后、回收企业规模小等不足;在此基础上,通过逆向物流和资源化两者的联系,明确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的内涵,从逆向物流的目标、回收对象、功能、参与主体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活动过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基于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资源化逆向物流系统结构体系; ②根据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活动中参与主体的不同分工,将废旧汽车的回收处理模式分为汽车制造商直接回收处理模式、销售商回收转交制造商回收处理模式、汽车制造商联合体回收处理模式和第三方回收处理模式,分析了不同回收处理模式产生的机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将废旧汽车回收数量表征为受回收价格和回收努力程度共同影响的二元一次供给函数,建立以参与主体利润为目标函数的优化决策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回收处理模式中在其他参数相同情况下回收价格、回收数量、努力程度、最大利润的大小关系和最优取值条件;并运用博弈理论讨论了在利益共享契约下的合作机制设计,为汽车制造商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回收处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③根据废旧产品资源化途径,将逆向物流网络分为再使用逆向物流网络、再循环逆向物流网络和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分析不同逆向物流网络结构及其特点;结合废旧汽车以再制造利用为主要途径的特点,运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重点研究由回收中心、拆解中心、再制造中心和配送中心等物流设施构成的汽车再制造四级逆向物流网络优化模型的构建;考虑再制造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特征,建立基于不确定环境下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稳健网络优化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对所建立的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稳健优化模型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并运用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计算软件Lingo 8.0对所建的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稳健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与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④分析了政府、企业在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建立废旧汽车回收监督进化博弈模型,得出不同情况下的政府与汽车回收责任体的进化稳定策略。研究结论表明:汽车回收责任体是否按照国家的要求负责回收处理其生产、销售的汽车,与回收的成本、收益、奖惩力度等有着密切关系;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在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况下政府如何从经济学角度设计激励机制,以促进废旧汽车得到更有效的回收处理;同时,讨论了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多目标的激励机制设计,通过计算结果分析了企业的努力程度和激励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对激励机制设计的影响。 ⑤运用产品绿色度评价理论和方法并对其评价准则进行扩展,对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构建了以环境、资源、经济、技术和社会属性等为准则层,包含25个三级指标的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综合评价方法的实用范围和所选绩效评价指标的精确性和模糊性特征,应用以模糊综合评判、数据包络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Fuzzy/DEA/AHP集成评价方法,通过算例分析说明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经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从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多视角全面分析了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活动过程,通过对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网络模型、激励机制和系统评价的研究,旨在建立一个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管理体系,以促使我国废旧汽车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从而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丽莉;;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汽车逆向物流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1期
2 罗曼;;我国汽车逆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年03期
3 赵丽莉;;汽车的绿色逆向物流分析[J];资源再生;2007年02期
4 姚巨坤,朱胜,向永华;末端产品资源化的逆向物流体系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年07期
5 岳辉,叶怀珍;第三方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物流技术;2005年02期
6 廖仕利,刘杰,游四海,朱宝生;逆向物流的分类及外包决策流程研究[J];包装工程;2005年03期
7 黄国平;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逆向物流及其特点[J];中国药店;2004年03期
8 陈涛;中国再生铝工业逆向物流特点与设计原则[J];物流科技;2005年03期
9 龚花萍;沈玖玖;;逆向物流发展及其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07年08期
10 高海晨;对供应链中逆向物流管理的探讨[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1 王泽彬,张树申,王冠;基于成本分析的企业逆向物流系统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2 钟艳;;逆向物流正向控制[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年04期
13 本刊编辑部;;“逆向物流”学问大[J];中国市场;2007年32期
14 王凌峰;;逆向物流:现代物流企业的“新大陆”[J];信息与电脑;2010年02期
15 姚卫新;管好逆向物流 创造二次利润[J];物流技术;2003年09期
16 王雨雷,叶耀华,曾学智;关于废钢铁资源的逆向物流规划[J];物流技术;2005年01期
17 尹培坤;;逆向物流浅析[J];才智;2008年01期
18 周孙熙;;对逆向物流价值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13期
19 郭晓莉;;加强逆向物流 实现可持续发展[J];企业导报;2009年07期
20 陈森;ABC分析法在逆向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青勇;田增刚;张欣;;浅谈济南城市雨水资源化[A];济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研究[C];2004年
2 初日明;;沿海矿区矿井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瞻望[A];建设节约型煤矿企业优秀论文集(2006年)[C];2006年
3 唐祥虎;余丽秀;张志湘;张然;;珍珠岩尾矿现状及资源化利用进展[A];中国硅酸盐学会非金属矿分会非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4 吴燕;张文阳;庞艳;;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与零废物目标[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5 冷发光;何更新;张仁瑜;丁威;周永祥;;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发展趋势[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6 杨岳;李常青;江岩;刘发强;刘光利;;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春洁;徐敏;贺文智;王华;李光明;;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与电子产品的污染预防[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冷发光;何更新;张仁瑜;丁威;周永祥;;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发展趋势[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梁丽;郭成;;中学生负面学业自我及其预测因子模型的初步构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正;;石化行业水污染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污水达标与资源化[A];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十六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应;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张政;作业车间处理与运输计划的综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贾建波;神东煤镜质组结构模型的构建及其热解甲烷生成机理的分子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本崇;条件独立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吴东晓;创业社会胜任力结构模型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岑超平;尿素添加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7 王文娟;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海燕;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杨玉江;填埋场生活垃圾降解与稳定化过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郭滕达;逆向物流价值链优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志;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逆向物流中心选址模型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徐燕;逆向物流管理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何秀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钢铁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向紫燕;再利用包装逆向物流网络若干优化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邓云霞;企业逆向物流模式的决策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6 刘鹤;基于循环经济的汽车逆向物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艳;基于逆向物流的哈尔滨市废旧家电回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陈国兵;政府与企业在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博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姚玉庭;基于Multi-Agent System的逆向物流利益相关方博弈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10 宗接亮;废弃电子电器产品逆向物流网络规划[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立新 蒋晓琳;干法脱硫技术获重大突破[N];中国电力报;2005年
2 张新国 王鹏 崔丽萍;造纸黑液资源化为何难[N];中国环境报;2001年
3 冯祖华 作者系自治区经委主任;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N];广西日报;2005年
4 ;鞍钢“三废”变资源[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7年
5 肖红;城市垃圾减量化是关键[N];中国建设报;2006年
6 记者 束洪福;中协国际成垃圾处理“总包”企业[N];科技日报;2009年
7 记者 毕征;生活垃圾管理战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N];广州日报;2010年
8 林嵬 刘雅鸣;黄河洪水是怎样资源化的[N];科技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焦鸣;一个“士兵突击”者的心声[N];中国矿业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翟滨;造纸黑液资源化实现零排放[N];中国环境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