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及生命周期3E评价决策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猛增。日益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不仅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且也严重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构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以有效处理处置垃圾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的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的新概念,即对固体废物进行全过程各环节的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控制和监督管理,把有效的废物管理措施作为选择。但是如何评价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并从不同的MSW管理策略中做出决策,对管理者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个环境管理工具,它试图预测一种产品、服务或功能的整体环境负荷,而且它能够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系统中。作为一个决策支持工具,生命周期评价可以帮助计划者或管理者设计更适合未来发展的可持续城市生活垃圾(MSW)管理系统。
在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三峡库区及重点城镇实行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可行性研究”的资助下,本文探讨了生命周期评价在MSW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系统的回顾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研究的发展和全过程管理理念的应用实践以及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应用现状,指出了进行生命周期经济性评价的必要性,并对生命周期经济性评价和生命周期评价集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引入多属性效用理论,建立了基于生命周期3E评价的MSW管理决策分析方法和模型,并对重庆市主城区MSW管理系统进行了案例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论文阐述了MSW全过程管理的理念以及生命周期评价在MSW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追踪了MSW管理生命周期评价领域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并对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目前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为了解决生命周期评价与经济性评价的集成问题,论文分析了生命周期评价与生命周期成本(LCC)分析之间的区别,考察了两者没有能够较好集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论文分别从时间边界、物理边界、清单数据、影响评价4个方面为LCA和LCC的有效集成提出了完整的方法,将生命周期能源及环境(Energy Environment, 2E)评价拓展为生命周期能源、环境以及经济性(Energy, Environment Economy, 3E)评价。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借鉴国内外MSW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方法学研究经验,在生命周期相关标准框架下,提出了MSW管理的生命周期能源、环境以及经济(3E)评价方法学体系,包括:MSW管理的系统边界和研究目标、清单分析方法以及影响评价方法等。并且对MSW生命周期3E评价指标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初步定义了MSW生命周期能源、环境以及经济性的相关指标,并对清单数据归类、特征化和量化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在国内外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学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他人研究成果,采用多属性效用理论,有效的解决了生命周期能源、环境以及经济性三方面指标存在的不可公度性、矛盾性和决策人偏好差异性的问题,最终建立了基于生命周期能源、环境以及经济性评价的MSW管理决策模型,为MSW管理决策者研究、评价和管理MSW提供了决策工具。
最后,以重庆市主城区MSW管理系统作为案例研究。在对重庆市主城区MSW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其进行生命周期3E清单分析,然后基于生命周期3E进行决策分析,得到了相关的决策结论,最后对重庆市主城区的MSW管理系统提供了建议。
|
|
|
|
1 |
孙凤海;李汉楠;孙作青;;城市生活垃圾减量排放模式设计[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2 |
吴丽;廖利;;基于预测有效度一致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6期 |
3 |
林兰清;浅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J];热带农业工程;1998年01期 |
4 |
;国外控制城市生活垃圾的方法(一)[J];陕西环境;1999年01期 |
5 |
杨荫凯;发挥联动优势 实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J];资源.产业;2000年12期 |
6 |
赵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及其处理方法[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3年04期 |
7 |
黄威;磁选法有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J];再生资源研究;2003年01期 |
8 |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体利用前景广阔[J];环境;2003年01期 |
9 |
;包头市引进新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J];机电设备;2004年04期 |
10 |
吴克,蔡敬民,俞志敏,刘斌,金杰,Michael Nelles,Petja Stoever,Thomas Fritz;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和实施措施[J];环境卫生工程;2005年03期 |
11 |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工艺设备[J];中国乡镇企业技术市场;2005年07期 |
12 |
吴满昌,孙可伟,李如燕,孙艳,张海东;温度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5年05期 |
13 |
杨先海;吕传毅;;城市生活垃圾压缩站环境污染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08期 |
14 |
纪俊红;郭仁宁;李锐平;;城市生活垃圾风力分选中流场的数值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
15 |
舒莹;;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9期 |
16 |
张荣;施昱;;城市生活垃圾自动分选技术[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2期 |
17 |
刘沐生;刘学英;吕爱清;金永蛟;;浅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年01期 |
18 |
余洁;;关于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4期 |
19 |
赵靖;;浅谈昆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管理[J];科技信息;2009年28期 |
20 |
冯思静;马云东;关晓玲;刘佳妮;;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管理经济效益分析[J];环境科技;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