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Cosserat介质理论的层状岩体均匀化数值分析与应用研究

杨乐  
【摘要】: 层状结构岩体在实际工程中是很常见的。通常采用基于经典连续介质力学的显式节理单元或横观各向同性等效模型对其计算分析。对于这类岩体的岩层张裂、滑移、弯折、倾倒变形以及压溃屈曲失稳等现象采用传统连续介质理论的有限元分析尚不能提供充分的、合理的解释,尤其是在高应力梯度的情况。本文目的旨在尝试将Cosserat介质理论与渐近均匀化方法相结合,分析节理岩体在上述情况下的弯曲力学特性,以解决在岩土工程、采矿工程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工程应用实际问题。其研究成果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提高工程应用分析的精度和可信度也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 1、本文采用Cosserat介质理论与渐近均匀化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新的层状岩体Cosserat介质本构模型。即是,将层状岩体看作由代表性单元体(单胞)周期性重复排列组成的复合岩体。代表性单元体包括岩石层和节理层以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理力学特性的岩石材料,考虑它们自身的抗弯能力。在满足单胞的周期性边界条件下,进行细观均匀化分析得到各节点的细观位移值,再由均匀化公式推导的宏观弹性模量公式进一步求解得到一个新的Cosserat介质等效本构模型。 2、基于常规介质均匀化方法,构建适用于Cosserat介质的位移函数。采用正应力、剪应力、偶应力与对应的正应变、剪应变、曲率的广义应力、应变张量,首次得到Cosserat介质宏观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由于该公式包括了偶应力与曲率的关系,从而能反映节理岩体的弯曲特性。 3、根据本文所得的宏观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在MATLAB平台上编制Cosserat介质均匀化方法应用于节理岩体的主函数程序。并利用计算实例与FLAC软件数值计算对比,验证编制程序的有效性。 4、在节理岩体中的洞室工程进行Cosserat介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岩层间距、倾角、地应力及洞室高度等因素条件下,偶应力对围岩弯曲变形的影响;对节理岩体边坡工程,以某大型水电站坝址的进水口左岸顺向高边坡、右岸反倾向边坡的数值模拟,揭示了层状结构岩体缓倾角侧与陡倾角侧边坡表现出不同弯曲变形破坏特性。 通过本文数值分析,对于节理层间距很小的情况(高应力梯度)、两种或两种以上互层岩体的复杂情况,采用本文方法可以合理地反映层状岩体的弯曲特性。表明本文提出的均匀化Cosserat介质分析理论与传统连续介质理论的计算对比,其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莲君;彭振斌;何忠明;彭文祥;;考虑围压影响下的层状岩体压缩特性[J];科技导报;2008年23期
2 沈发奎;;攀枝花—西昌地区层状岩体的生成条件成岩成矿机理初步分析—以米易白马岩体为例[J];四川地质学报;1982年Z1期
3 刘红英,夏斌,梁华英,张玉泉;攀西茨达和太和层状岩体时代[J];高校地质学报;2004年02期
4 卢纪仁;攀西层状岩体成因模式[J];中国地质;1986年09期
5 王启耀;赵法锁;;考虑偶应力的层状岩体地下洞室开挖模拟[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钟勇;;层状岩体的抗剪强度力学特性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15期
7 杨乐;吴德伦;李德万;向喜琼;廖云平;;层状岩体的Cosserat介质均匀化[J];应用力学学报;2010年01期
8 石钟慈;关于能量正交板元的形函数空间[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9 吴新元;;K步K阶线性多步公式集及几乎A稳定的线性多步公式[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10 王全凤;;钢筋混凝土低温下粘结和滑移的数值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11 李夕兵;陈寿如;;应力波在层状矿岩结构中传播的新算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6期
12 郑明训,车有金;铰链梁数值分析及疲劳估算[J];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13 卢刚;周志芳;;软硬互层状岩体渗透特性研究[J];地下水;2006年06期
14 琚海明;谭玉才;李巍;;层状岩体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模糊评价[J];山西建筑;2009年24期
15 许同乐;;分岔管流场的数值计算[J];煤矿机械;2009年12期
16 时伟;;浅析煤储层压裂缝滤失系数的计算[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5期
17 刘艳伟;司军辉;;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8 乔俊宇;;结构面对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机理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19 闫长斌;王贵军;常福庆;陈艳国;高旭辉;;基于结构面间距标准的层状岩体结构分类方法探讨与应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0年05期
20 刘彬;聂德新;张勇;李树森;;软硬相间层状复杂岩体综合变形模量原位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涌;朱宏平;熊世树;;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及隔震效果分析研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金涛;孟晓宏;;不同参数对压缩机壳体噪声辐射的数值分析[A];第二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向盈;黄超广;高飞;;某型飞机圆弧风挡抗鸟撞性能分析及试验验证[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蒋利学;;混凝土碳化区物质含量变化规律的数值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5 朱振华;;信息化施工在基坑开挖问题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6 叶昌庚;闫平;巩马理;陈刚;柳强;;考虑放大自发辐射的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数值分析[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张建勋;陈福全;简洪钰;;被动桩中土拱效应问题的数值分析[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雷学文;章建招;;挤扩支盘桩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数值分析[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曹云东;刘晓明;王尔智;;多变量智能模拟电荷法在电器电场数值分析中的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王倩;刘玉擎;黄生富;;桁腹式组合梁桥节点构造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乐;基于Cosserat介质理论的层状岩体均匀化数值分析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周莲君;层状岩体破坏特征的试验和数值分析及其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刘彬;软硬相间层状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及作为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的适宜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晏莉;并行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分析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张波;基于岩体各向异性深埋公路隧道安全稳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6 游斌;前缘弯掠(扭)斜流转子内流机制的数值分析及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叶祥记;广义节点无网格法理论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刘红英;攀西地区碱性岩的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9 陈大川;多层砌体结构顶层裂缝的竖向荷载差作用机理研究及数值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10 杨秀竹;静动力作用下浆液扩散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辉;桩基托梁挡土墙力学作用机理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2 蒲舸;煤粉锅炉一次风管中煤粉浓度的数值分析[D];重庆大学;2001年
3 王根永;单螺杆高速挤出过程中计量段热能数值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4 李岩;混凝土砌体结构模型隔震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5 唐纯勇;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浅埋偏压隧道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6 陈昊;双圆盾构隧道地表沉降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唐红霞;国美商都复合土钉支护现场测试与数值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沈建;早龄期混凝土软化关系的数值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9 戴建营;内燃机工作过程数值模拟[D];西华大学;2007年
10 贾辉;丝网膜式除氧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台盛;同等学力申请计算机硕士学位考试心得[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田丹 实习生 梁彬;岩土世界的探索者[N];沈阳日报;2005年
3 静波;LCD进入芯片时代[N];国际商报;2005年
4 记者 范力申明;“曙光5000”超算如神[N];科技日报;2008年
5 ;孤立波、非线性动力与价格波动投机[N];期货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红娟;张黎明:学术的尊严 精神的魅力[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李海成记者 张哲浩;750千伏示范工程喜摘桂冠[N];科技日报;2008年
8 顾青峰;日本气象现代化建设概述[N];中国气象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谢文砚;86分钟 生死时速[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10 王润英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方卫华 河海大学 贾金生 郑璀莹译 黄万里 岳建平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坝运行的安全监测[N];中国水利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