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高于9%的年均增长率成功地从一个中央计划经济国家转型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其间,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过去30年多年中,地方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同时,在大力扶持本地企业发展,吸引外来投资,甚至在改革早期阶段直接参与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
然而,从分税制改革开始发展到今天,一场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竞争运动,在区域之间、省市之间,乃至于区县之间展开,并愈演愈烈。当前,部分地区之间为争夺投资不惜“拼地价、给补贴、降门槛”,投资者由“演员”变成“导演”,地方政府由“裁判”变成了“运动员”,招商引资竞争正朝着有害的方向发展,为整个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重大祸根与隐患。
针对目前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发展趋向,论文研究了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的根源、危害和主要政策手段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机制,通过构建基于地区间税收策略和补贴策略的招商引资竞争博弈模型,探寻了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对资本流动、企业投资决策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机理,并从政府官员晋升制度、税收分配制度以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设计出了遏制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的制度安排,从而为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恶性竞争问题的有效治理,找到了更为现实可行的办法。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①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的现状研究
本部分研究由第3章组成。主要是对我国招商引资竞争发展演变、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的产生根源、主要危害、主要政策手段进行分析说明,并进一步考察了税收减免、财政返还、给补贴、降门槛等竞争手段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机制。
②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的博弈分析
本部分研究由第4章组成。主要研究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中政府—政府—投资者之间的多方博弈,以及竞争对效率的影响。研究了地区之间的税收优惠策略竞争对资本流动的作用机理,并运用共同代理理论构建了不完全信息下政府—政府—投资者之间的多方博弈模型,研究信息不对称性条件下的政府与投资者的战略行为选择问题。同时,构建了地区间的补贴策略竞争模型,研究了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下地区间的补贴竞争效应,及其对企业投资定位决策的作用机理。
③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的治理机制设计
本部分研究由第5章组成。主要运用委托代理、机制设计等理论和方法,从制度上对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恶性竞争问题的治理进行设计安排。在分析我国现行官员晋升制度、税收分配制度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的缺陷基础上,对我国政府官员晋升制度、税收分配制度、商品税制、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关系科学发展的一些关键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等进行改进设计,以减少对地方政府参与招商引资活动的激励,从而达到从机制上遏制地区间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的目的。
论文具有以下创新:
①运用共同代理理论构建了更符合现实情况的地区间税收优惠策略竞争博弈模型,对不完全信息下多方参与人共同博弈的税收竞争问题进行研究,将税收竞争中的“竞争效应”和“出口效应”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找出了地区间税收优惠竞争对地区间资本流动的作用机理。
②构建了地区间补贴策略竞争的博弈模型,对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合作及竞争策略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地区间补贴策略竞争对企业投资定位决策的作用机理。
③结合本文的理论分析,运用机制设计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从政府官员晋升制度(官员考核)、税收分配管理体制(利益分配)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权力制衡)等方面,设计出了遏制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的制度安排,为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恶性竞争问题的有效治理,找到了更为现实可行的办法。